事务主义是指没有计划,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方针、政策和政治思想教育,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在基层时有出现。基层陷入事务主义“怪圈”,不单单有干部自身对工作不加以思考、“机械式”执行命令的原因,也有任务繁重复杂、疲于应付检查考核的缘故。因此,要跳出事务主义,就要上下合力,基层转变自身工作思路,上级为基层减负赋能,轻“车”壮“马”,让基层治理更有效。
要干“事”更要务“实”。所谓实事,就是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真正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事。要干实事,首先是要想干,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尺”,用实干度量服务质效,提升群众认同度。其次是要能干,如果不得要领,对工作没有全局思考、系统谋划,工作就会变成蛮干、硬干。因此要加强理论、业务两方面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理论,提升服务能力。基层单位要以为民办实事为目标,不好大喜功,专注于服务百姓和破解难题。组织部门要以“看实效”为用人导向,推动基层干部以更加务实高效的作风干出经得起群众考验的民生事业。
要留“迹”更要有“绩”。重视痕迹,本意是避免某些干部在汇报成绩时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的问题。但一刀切无差别留痕实际上是一种懒政,有的上级部门不愿花时间了解基层的工作过程和方式方法,单方面注重留痕,加重了基层的负担。而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则将留痕演变成事事留痕,为了迎合上级检查而留痕,从出发点就“走错了”,违背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初心。因此,要让实绩说话,而不是把留痕本身当作一项工作来做。基层单位要“留心”,将职责和使命放在心中,少点“涂脂抹粉”,多点“踏石留印”,用实绩说话。上级部门要“重绩”,摒弃官僚主义,优化考评机制,把“痕迹”与“实绩”相结合,更好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
要减“负”更要增“赋”。“减”和“赋”是“两条腿走路”,缺一条走不了,矮一脚跑得慢。基层减负是精兵简政的“减法”,也是训兵秣马的“加法”。只减不赋,减掉的负担终究会反弹;只赋不减,再强壮的千里马也会力竭。上级部门要改变作风,切实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使基层干部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服务群众工作中去。用好数字化、信息化赋能手段,打通部门间、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壁垒,帮助基层穿好“一根针”,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要用好制度这一保障,明确职责边界,防止任务泛化导致的“层层加码”、职责不清导致的扯皮推诿,让制度机制助力基层跳出事务主义。(义乌市委组织部选调生 徐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