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市在把好大方向、总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差异性,将“考什么”权限下放,坚持把平时考核作为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重要手段,聚焦平时考核中考什么、怎么考、谁来考、怎么用等问题,多维度施策、精细化落实,督促指导各单位围绕中心大局、改革发展、功能定位、岗位设置等实际情况,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和分值,指标主要突出岗位履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完成情况。推动形成党组织抓在平时、公务员干在平时、成效显在平时的科学平时考核体系和浓厚干事创业氛围。
突出“精准考核”“分类考核”,让平时考核有力度。制定《关于认真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的通知》,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坚持“定性+定量”“共性+个性+延伸”,在考核内容上,以公务员的岗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依据,在区分不同类别、层级和公务员职位特点的基础上,精准设定考核指标。围绕目标任务,将全市重点工作、部门中心工作、个人职责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参考。在考核对象上,实行分层次、分类别考核,针对公务员岗位职责不同、工作内容差异大的实际,区分层次,分类别核定“好”等次比例,各有侧重设置考核指标,确保考核精准,使平时考核不单纯停留在“印象分”。完善平时考核联系点制度,建立“三个一”包保联络工作机制(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全面包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和部务委员负责业务指导,各股室长负责工作推进联络),成立8个包保联络指导组,推动平时考核单位全覆盖。“开展平时考核工作以来,我们通过尝试性地拿出12个中层干部岗位竞职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岗,激励大家勇于挑重担,实现‘能上能下’,优化了队伍结构、增强了机关活力、提高了工作质效。”市委宣传部曾键说道。
突出“考在日常”“评在经常”,让平时考核有深度。坚持“硬指标+软要素”,既侧重德、能、勤、绩、廉等“硬指标”,又注重群众满意度“软要素”,进一步推动考核指标精细化。严格考核程序,坚持“程序一步不错、环节一个不少”,改变以往“平时不算账、年终凭印象”的现象,探索推行“时时可评”机制,实现个人有小结、量化有评分、领导有评鉴、结果有反馈、改进有目标的全过程管理。在民主测评中,从普通群众到干部职工、从股室负责人到主要领导全部纳入测评主体,建立考核对象自评、群众参评、干部互评、领导荐评的“四评”体系,对不同的评分主体设置不同的评分权限和分值。建立公务员平时考核“两项清单评价机制”(正、负面清单评价机制),将应对重大考验、超额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彰等4大类情况列入正面清单,直接确定为“好”等次;对违反政治纪律、不服从组织安排、谋取不当利益、违反社会公德等6方面情况列为负面清单,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有了平时考核工作制度以后,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激发了干部在营商环境等领域干事创业活力,我们创新推动工业项目‘竣工即交证’新模式,还入选了江西省优化不动产登记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龙南市自然资源局杨智诚说道。
突出“一考多用”“以用促考”,让平时考核有温度。考准考实工作业绩,让实绩成为考核干部的“试金石”。把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持续深化平时考核结果运用,切实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在推荐各类表彰人选、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职级晋升上,优先从平时考核“好”等次较多的公务员中推选。用准用实考核结果,让考核结果成为干部选用的“硬标尺”,对一贯表现优秀的公务员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同时,将平时考核情况与年度考核奖分配挂钩,平时考核被评为“好”等次的,按评定次数在分配年度考核奖时进行差异化奖励。“平时考核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实施导师学员双向选择的师徒制,帮助青年干部快速适应乡镇工作节奏,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观念,把小事做细做好,把大事做实做成。提拔使用和评先评优就看进了几次‘985班’‘211班’,也非常直观,让大家都心服口服。”龙南市杨村镇王维说。(江西省龙南市委组织部 余丽 袁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