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景宁受群山阻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老百姓被“看病远、看病急、看病难”所困扰。今天“智慧流动医院”的医生、护士团队携带着血压计、血糖仪,备齐两慢病等常用药品来到了大均乡梅花圩村巡诊点。
“智慧流动医院”车上配置了心电图、B超、血尿常规等检查设备以及常用药品,车上还安装了移动结算系统,在车内就可以实现就医、检查、取药、医保报销、远程会诊、公共卫生、应急救护等“一车通办”。
近年来,随着农村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卫生室村医老龄化、新建卫生室成本高且生存发展难,山区群众看病就医“难、远、急”等问题突出。为破解该问题,景宁着力在“流动”上下功夫。全县购置7辆“智慧流动医院”巡诊车,每月定点定时为全县无医疗机构行政村、人口聚集较多自然村等78个诊疗点的群众“送医上门”,随车可实现就医检查、取药报销、远程会诊、应急救护等功能。
截至目前,景宁县的智慧流动医院已实现全县没有医疗机构的行政村全覆盖,五年来,累计行车21万余公里、服务群众8.6万人次。
同时,景宁在全省率先出台“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体系建设标准、管理服务规范、绩效考评体系;首创诊前会商“三核”、诊中医治“三诊”,诊后总结“三加强”的“三个三”工作法和健康管理员机制,解决非巡诊日服务“空档”问题。
202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赋予景宁走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新目标新定位,为山区县实现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近年来,景宁坚持公共服务随人走,创新“固定+流动”医疗服务模式、“智慧流动医院”、 巡回诊疗室等举措,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县发展实际的“小县优医”新路子,不断加快民族地区迈向健康共富的步伐。
景宁全县辖21个乡镇(街道)、136个行政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56人……地广人稀、山高路远导致基层医疗资源分散,公共卫生服务成本高、质效低。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进医疗服务降本增效迫在眉睫。
2022年以来,景宁大胆探索,深化实施“1+4+N”基层医疗机构片区化管理改革,做强1家县人民医院,做大4个片区中心,做实N个分院站点,实现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机构重组、业务重塑、服务重构。
景宁深化县人民医院与浙医一院开展以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为重点的深度合作办医模式,并依托“山海提升”工程,帮扶合作团队扩大至省内一流的6家名院。
通过“强帮弱”“师带徒”培育了景宁本土骨干60余人,建成了骨科等一批省市级县域龙头学科,9个学科达到“三乙”医院服务水平。“每周至少有16名省级名医在景宁坐诊,强化县医院的诊疗能力。”景宁县人民医院院长郭希超说。
针对山区医疗质效不高问题,全县原21个“散而小”的基层医疗机构被划分为4大片区组团发展,片区内人、财、物、绩效“四统一”管理,分院(服务站)人事、财务等管理职能交由中心院区履行,医务人员集中精力做好基本医疗、院前急救和公共卫生等服务。
“我们毛垟乡卫生院有4名职工,原来就要安排2个兼职做人事、财务,现在只要专心诊疗。”沙湾片区中心院区院长梁梅慧介绍,在沙湾片区像他一样的还有6个卫生院。据了解,仅此就可以免除50余人的管理类兼职工作,加快基层医疗服务“共享、降本、提效”。
医生回归主业,城乡汇聚起新的合力。景宁县人民医院大力推进城乡业务科室共建,打造影像、心电、检验等五大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推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同标。
“去年,我们在全市率先开展老年人肺结核免费筛查,由基层进行DR检查,县人民医院诊断。”景宁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巧玲说,县乡高效协同,仅60天就为全县7500余位老年人完成了筛查。
如今,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迅速提升,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县基层门诊人次年均增幅达21.53%。
奔走于“田间地头”的巡诊车为山区民众治疗普通、慢性疾病提供了极大便利。而面对突发性的重大伤病,山区县又该如何“化险为夷”?
急救时间就是生命。针对山区环境的实际,景宁县建立了“1+5+4”院前急救体系,以县120急救指挥中心为核心,建强县域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在中心乡镇建立急救服务站6个、直升机停机坪3个,急救服务半径从32公里缩小至19公里,农村地区急救反应平均时间从35分钟减至14分钟。同时,在景区、车站、商超等公共场所共配备AED桩92台,达到了每万人8.4台,累计培训社会急救志愿者11585人次,推动“身边救”。
随着“数智医疗”发展,崇山峻岭再也无法阻挡群众对于“好医术”的期盼,与“智慧流动医院”一起,来到群众身边的还有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景宁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创新开展“云诊室”服务项目。依托“云诊室”,医生可在卫生院里、巡诊车上、群众家里向省市县的专家发起视频会诊,通过平台,传阅诊疗信息、调阅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病史、检查、检验结果等全面分析,完成对疾病的精准诊断。
标溪乡卫生院位于景宁县西南部,距离县城32.5公里,2023年片区化改革,将行政、财务等总体管理划到沙湾片区,改革后的分院把主要精力投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
2022年分院建立了云诊室,根据患者需要,联系上级医院专家远程会诊、指导用药及预约转诊,有了这个云诊室,在基层卫生院,也能联系省市县级医院的专家会诊,方便了患者 ,也提升了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在下村巡回诊疗中遇到一些疑难病人,我们可以用云诊室手机端随时连线上级医院的专家会诊指导,既能保证慢性病的用药不间断,还能定时监测随访控制情况及指导用药,减少慢性病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帮助与上级医院专家会诊,这项服务村民特别满意。”沙湾片区标溪分院院长张秀平介绍。
据统计,今年巡回车下村巡诊66次,家庭医生下村巡诊99人次,共为留守老人和慢病患者就诊及带药430余人次,健康监测350余人次,切实方便了城乡居民就医,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成效。
(毛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