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创新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 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确立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们党对科技创新重要性、战略性的认识不断深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重要经验,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为书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1.91%增至2.64%,超过了欧盟国家平均水平;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升至6.6%;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加快布局,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条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聚集“四个面向”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加强科研攻关,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居世界前列,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时代,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图像,“巅峰使命”综合科考首次在珠峰峰顶实施,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面向经济主战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前瞻性引领性技术培育新产业新业态,C919大飞机正式迈入商业运营新阶段,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科技冬奥”保障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防科技有力支撑重大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疫苗研制、重大新药创制等有力改善民生福祉,多个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生物育种、新药创制、绿色低碳技术助力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科技、能源科技、元宇宙、脑机接口、先进材料等技术极大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一批场景引领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国家高新区总数从2012年的89家增长到2022年的177家,集聚了全国35.9%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6.2%的高新技术企业、67.4%的科创板上市企业。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
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体制改革完成立梁架柱,重塑科技管理体制,以关键点的突破引领改革向纵深推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科技资源统筹配置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不断优化,为科研人员“减负增效”。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推进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和“绿色通道”试点,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完善科技奖励和激励机制,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健全成果转化制度。加快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不断优化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和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创新主体和人才的活力进一步释放。
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324.7万人年增长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依托重大创新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改进完善院士制度,院士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北斗”组网、“嫦娥”探月、“中国天眼”等重大工程中,不少团队平均年龄刚过30岁。实施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重点研发计划设立400余项青年项目。近年来出现的归国潮,也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开放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截至2023年,我国已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发起和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国际科技合作。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建设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科技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大,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为世界科技进步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及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构成了包括领导力量、制度优势、战略导向、科学方法等要素的系统全面的思想理论体系,将我们党对科技创新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
始终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科技创新大势,着眼国家发展全局,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部署推动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改革的重大举措,不断提升党对科技事业领导的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实现了我国创新能力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突破。为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023年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发展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所在。
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自主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具体体现。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到自立自强,党领导科技创新始终坚持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个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科技竞争新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内涵,把加强科技创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相连,体现了深刻的历史内涵、时代内涵和科学内涵。
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筋骨”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全面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充分体现了统筹“两个大局”背景下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体现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路径。
始终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与深化改革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改革完善促进成果转化的法律政策体系,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破除成果评价中的“四唯”问题,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始终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地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职称制度、人才评价等方面改革协同推进,进一步破除了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与体制机制障碍。
始终坚持涵育创新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离不开优良的创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推动完善院士遴选评审机制、优化学科布局、实行退休退出制度,院士制度不断完善;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联合惩戒机制,科研诚信建设全面融入科研活动管理。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不断完善,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始终坚持科技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开放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客观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集中体现。随着科技实力的增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高,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锚定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总动员,对此,要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加强前瞻系统布局,夯实科技发展基础。保持稳定多样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着力夯实科技基础条件,夯实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统筹推进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构建科技前沿分析体系,提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预判能力。健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资源配置模式,扎实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发展瓶颈制约。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作用,根据任务特征分类组合打造科技创新“国家队”。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关键领域加强科研攻关。推动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系统部署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等环节。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作用,支持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政策的协调联动,构建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针对新型举国体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战略博弈必争领域强化精准政策支持,建立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投入机制。适应信息技术引发的科研范式变化,完善公共科研数据积累、汇交、开放共享等制度,发挥应用场景的带动作用,推进分类分级授权使用。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促进教育体系与科技人才需求紧密衔接,探索构建全过程贯通式科学教育模式,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等方式联合培养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科技创新人才。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机构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对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长效机制,形成优秀人才引领重大创新、重大任务造就优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在重大科技任务中鼓励青年人才挑大梁、担重任,加快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后备军。
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深化政府间科技合作,加大国家科技计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的力度,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围绕科研人员培养、使用、引进等环节的突出问题,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创建,拓展民间交流渠道。健全科技安全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开放环境中筑牢安全底线。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2AZD111)阶段性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理论内涵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