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全链条“赋能” 多要素“加码” 高标准“升级”

——浙江宁波奉化区深耕构筑预防化解海事渔业纠纷“桐照模式”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桐照村被誉为“中国第一渔村”,现有登记海洋捕捞渔船667艘,占全区登记海洋捕捞渔船总数的66.9%,直接从业人员5000余人,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经济快速发展,海洋渔业纠纷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宁波市奉化区司法局在宁波市司法局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立足渔业捕捞强区的特色,联合宁波海事法院、区法院、区公安分局、莼湖街道等力量,深耕预防化解海事渔业纠纷“桐照模式”新路径、新经验,打造了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的奉化解法。

全链条“赋能”,构筑纠纷预防化解新矩阵。一是关口前移,下好海上网格管理“一盘棋”。依托“编组生产”制度优势,以桐照村渔船编组中队为基础划分海上网格29个,以渔船作业单元为基础设置微网格667个,并按照“1+4+N”模式,为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由渔船编组“中队长”担任)、1名专职网格调解员(由船长担任)、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1名安全专员、1名调度专员以及N名调解志愿者等工作力量,重点打造以海上“中队长”为核心的海陆信息交流共享“连接点”和“中转点”,通过网格内资源的再配置、再布局,织密海上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响应“一张网”,打通海上纠纷化解的“最后一海里”。二是流程再造,绘好定分止争息诉“责任图”。坚持预防为先、综合治理的原则,梳理绘制海事渔业纠纷“预防”流程图,推出以“排、析(调)、消(研)、充、宣、提、训”为主要内容的“七步”工作法,实现从源头“治未病、防复发”。同时,按照层层拦截、逐级化解、海陆联动、分类调处的思路,优化重塑海事渔业纠纷“调解”流程图,创新完善海上“中队长”前哨化解、岸上“老娘舅”重点调处、“外海书记”协调处置、镇街(部门)联动攻坚的纠纷调解模式,强化矛盾纠纷首问受理、协调流转、联动调处、结果反馈、跟踪回访等各环节落实,形成了紧密衔接、顺畅高效、全流程、全周期、全闭环的运行链条。三是机制联通,打好多元解纷共治“组合拳”。加强海事渔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定期会商、协调指导、分析研判工作。畅通海事渔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渠道,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协同机制,凝聚多元调解合力。建立健全渔区诉调衔接机制,充分运用好诉前调解制度,完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最多跑一次”机制,依法高效化解海事渔业纠纷。2024年1-10月,奉化区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海事渔业纠纷排查216次,成功调解海事渔业纠纷129件(其中重大疑难复杂纠纷30件、宁波海事法院委托移送调解案件25件),成功率99.84%,18件司法确认实现“家门口”办结。

多要素“加码”,夯实纠纷妥调快处新支撑。一是加强硬件保障,打造海上矛调“专科医院”。有机整合法院、司法行政、公安、地方政府、协会组织等资源力量,精心建设桐照涉渔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场所面积约360平方米,内设“桐照模式”展示厅、“仲义调解工作室”、巡回法庭、海上共享法庭等,并配备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1台。中心建成后,将以护航渔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聚焦劳资、渔货交易、人身损害赔偿等涉渔多发纠纷,为群众提供咨询、调解、诉讼等“一站式”“多元化”法治服务。二是加强环境保障,厚植渔业发展“健康土壤”。结合本地渔业传统做法和短期雇佣薪酬纠纷多发等实际,修订完善《渔船船员劳务合同》《渔货交易清单》等规范化模板和指南,总结提炼一批海事渔业纠纷典型案例,加大推广使用力度,突出对规范用工、签订合同的正面引导,构建和谐稳定的渔业从业环境。落实普法责任制,常态化开展送法上船、庭审直播观摩、休渔期法治讲座等普法宣传活动,增强船东、船员和渔业经营者的法治意识,营造渔业合法合规经营的良好法治环境。此外,依职权有效维护法律服务市场正常秩序和涉渔相关人员合法权益,优化海事渔业矛盾纠纷化解环境。三是加强政策保障,做细纠纷化解“增效文章”。统一规范海上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从源头上减少类案不同判、不同调现象的发生,提升海事渔业纠纷调处公信度和认可度。充分发挥渔业互助保险作用,积极鼓励渔船船东为船员全覆盖投保,加强与宁波市渔业互保协会之间的沟通,完善理赔保障制度,推动实现第三者责任险由50万增加至80万,超48小时意外死亡赔偿由50%增加至75%,伤残赔偿金等级保150万由12万/级增加至13万/级,保180万由12万/级增加至16万/级,有力缓解当事人赔付压力,促进调解协议高效履行。

高标准“升级”,激活纠纷高效处置新动能。一是聚合力,锻造专业解纷“金牌团队”。整合“海上枫桥”调解团、海事渔业调解法官专家组、法官指导员、网格员、法律顾问等队伍资源,不断扩大调解“朋友圈”,形成了优势互补、融合发力的多元解纷格局。发挥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陈仲义名字命名的桐照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仲义调解工作室”作用,提升“岸上老娘舅”调解工作软硬件实力,打响“第一渔村”“海陆联动”调解特色品牌知名度。二是开良方,搭建业务指导“联动平台”。畅通村调委会、街道调委会、宁波海事法院三者点对点沟通渠道,依托“宁波海事法院莼湖诉调服务点”和桐照村、栖凤村等渔家“共享法庭”,发挥“海事渔业调解法官专家组”线上线下专业指导作用,精准把脉海上运输、水上事故处理等专业性强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争议焦点,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推动矛盾纠纷得到依法妥善化解。截至今年10月,宁波海事法院共指导调解10次,奉化区人民调解组织主动对接宁波海事法院29次,并在调解外协助法院联动处置渔船破产12艘,涉及船员114人、工资金额522余万元。三是强内功,深化靶向施训“提能工程”。落实分级分类培训制度,采用一对一跟班、小班化培训、集中授课、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对海上网格编组重点人员、岸上人民调解员等对象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切实提高隐患排查、前端预防和纠纷调解法治化水平。紧扣调解工作实际,落实分析研判制度,加强总结归纳,针对性开展法律适用、法律困惑、疑难复杂问题、矛盾纠纷特点、案件增减趋势等方面培训,及时更新和充实海洋渔业矛盾纠纷数据库,持续提升基层调解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司法局)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