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产业振兴 > 正文

大冶市陈贵镇:推深做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富美乡村成效初显

2024年初,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刘家畈村鹅公颈水库因村民违法围堤建鱼池,导致库容面积缩减,威胁行洪安全,同时该村民在水库周边违规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接到村委会报告后,陈贵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协调镇林长制办公室、河长制办公室、综合执法大队和村委会联合整治。在克服汛期不利天气等困难后,整改全面完成,库容恢复正常,行洪安全隐患消除,林地全面恢复,同时优化了周边生态环境,成为“林长制+河湖长制”联合治理的示范性案例。

近年来,陈贵镇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积极落实市林长办和河长办《关于建立林长制+河湖长制协同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创新“问题—整改—销号”机制,做到了一般问题立即整改,重大的问题联合相关成员单位进行联合整改。镇级管理部门定期发布巡林、巡河通知和通报,制作问题台账和整改台账,确保机制长期运转有效。2024年以来,陈贵镇清理历史遗留的违规占用库容、侵占河道、违法占用林地面积共1500余平方米,辖区内主要水体全面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全镇林水资源管护成效得到全面提升。

在陈贵镇南山片区金盆地水库周边,返乡创业的村民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下空地发展淫羊藿等经济作物,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全镇林下经济年产值超3000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与此同时,陈贵镇围绕雷山名胜风景区、大泉沟风景区配套打造三根祠红色知青文化旅游点和季公桥休闲民宿旅游点,并以小港沟渠整治、水库治理、森林资源抚育为抓手,大幅改善村庄人居环境。绿水青山再加上优美的居住环境,每年能带来大量的乡村旅游收入,2024年,南山村获评湖北省级森林乡村(绿色富美)示范村。陈贵镇通过机制创新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了山水共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通过“林长制+河湖长制”协同治理模式,陈贵镇既实现了生态红利的逐步释放,也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资源管理新路径。未来,陈贵镇将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巩固生态治理成果,推动资源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贡献更大力量。(大冶市陈贵镇政府 谭超宇)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