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 王铁红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之重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工程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沿线20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受益。2024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发挥了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巨大综合效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南水北调走好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了解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自南水北调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党中央顺应亿万群众期盼和呼声,坚持顺民意,解民忧,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均衡分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无差别供给,同时通过普惠性政策,解决北方亿万群众生活用水问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河南省供水超2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3100万人。河北省累计引江调水216.2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近5200万人。进京“南水”100多亿立方米,其中七成直接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已成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超100亿立方米,天津市16个行政区中,15个行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1300多万人受益。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南水北调工程昭示我们,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之责、办好民生实事,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数据显示,近年来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均在200天以上。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也是一项生态工程。从2003年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南阳淅川县不仅停批制药、印染、电镀等排污量大的企业项目,而且还对现有污染企业进行拆除。水源地周边各县以及工程沿线市县,为守护一渠清水,坚持守住山头、管好斧头、护好源头,坚持生态建设与发展经济一体推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水源区生态保护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可喜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水源区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水源区和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探索治污新模式,强化水源区和工程沿线水资源保护,开展好后续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处理好发展和保护、利用和修复的关系;合理确定调水规模、精准把握调水时序,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发展绿色经济,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全线自流,显示出设计和建设的超高精度和技术水平,有效破解了膨胀土问题、世界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主体搭建、高填方工程落地等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下了多项国内外纪录。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需要创新攻破,工程规模及难度史无前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始终坚持向科技要生产力,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组织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推进数字化管理,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切实守护好千里水脉,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落实节水优先方针
实施南水北调是由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决定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重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调往北方缺水地区,大大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工业领域,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水排放,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城市生活中,加强供水管网的维护和改造,减少漏水损失,同时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移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们克服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凭借着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我们要弘扬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