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这要求广大干部做好“解铃”能手,推动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把牢观念“关口”。面对基层群众各式矛盾,广大干部第一要务便是在思想上不能胆怯,树立起不逃避、不怕苦、不怕累、敢拼敢闯的意识,敢于正面迎接“烫手山芋”。对待基层群众矛盾纠纷,要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度准确分析研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巨大魄力化解,为营造和谐稳定的基层社会添砖加瓦。为此,基层干部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化解基层群众矛盾的极端重要性,锻造敢拼、敢闯、敢啃“硬骨头”的拼搏理念,第一时间直面问题,以大无畏魄力遏制、缓和、解决纠纷矛盾,勇当“解铃”小能手。
提升“解铃”本领。磨刀不误砍柴工,基层群众纠纷矛盾能否化解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基层治理的实效,也关系着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面对复杂、多样、深层次的矛盾,单凭“一腔热血”就如“水中捞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唯有展现真正的本领,采取灵活方式深入群众,加强与群众沟通,理清群众诉求,找准问题“症结”,把好矛盾“脉搏”,精准施策,才能够第一时间纾解矛盾,将影响群众间和谐关系的“缠线”解开,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要提升“解铃”本领,需要基层干部加强学习,通过向书本吸取知识、借鉴前辈经验、虚心向同事请教等多种方式,掌握处理群众纠纷矛盾的基本方式方法;时刻关注了解典型案例,从案例中学习领悟应对群众纠纷矛盾的“金钥匙”。同时,深刻领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基层干部应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当中,积极投身参与基层治理,通过参与群众纠纷矛盾的处置,不断积累处理经验;保持“常思常新”的状态,时常“复盘”处理过程,从中总结不足,促进本领一步步增强。
拓宽“解铃”方式。随着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及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这给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避免矛盾纠纷扩大化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基层干部要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形成“全员参与、全域提升、全程联动、全面引领”党建模式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把关口前移,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开设调解室、邀请长者沟通、成立暖心驿站等多样化的方式,实现群众之“疙瘩”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切实把群众需求落实到位,避免基层群众问题及矛盾复杂化、扩大化。这也倒逼基层干部要不断扩宽思路,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树立创新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把群众矛盾之“铃”顺利解除,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解铃”的过程必然非一帆风顺,面对群众纠纷矛盾,暂时的被冷淡、被质疑、被误解在所难免。但作为合格的干部,应当有“自讨苦吃”的勇气,不畏艰难,只要能够真正解决好群众纠纷矛盾,就当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只要我们心中为民着想,基层群众纠纷矛盾必将化解,乡村也必将更加和谐与稳定。(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球川镇 黄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