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在文化地理的视角里,安徽桐城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桐城,千年古邑、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桐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勉成国器”是桐城中学的校训。“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是桐城的一句民谚。“儒侠并举”是桐城人追求的精神特质。六尺巷更是桐城知名的地标建筑,其丰富的精神内涵经年累世感召世人。
文脉赓续,学风纯正。据记载,明清两代桐城共出进士、举人超过800人。如今74万人口的桐城培养出近5000名博士、近20名院士。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先进文化的系统性集成性优势,打牢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如何呼应发展大局,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有效治理,实现社区和谐?如何依托自身禀赋,擦亮文化金字招牌,助力基层治理?近日,人民论坛调研组来到安徽桐城,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调研,感悟基层治理中的文化力量。
六尺巷故事里蕴藏的善治密码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封家书使桐城六尺巷名扬天下。
桐城博物馆馆长叶鑫告诉人民论坛调研组,最近来六尺巷的外地游客比以前更多了,带动了周边的桐城文庙、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的流量,带动了桐城的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等旅游经济,提高了桐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桐城干部群众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为了承接住这“泼天的富贵”,桐城市抽调镇街干部轮流参与六尺巷片区管理,组织成立六尺巷讲解党员志愿服务队,招募9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六尺巷、文博馆志愿讲解及引导工作。组织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党员先锋队”,加强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场秩序管理,主打的是不涨价、不欺客、服务周到。
张耘是“六尺巷”典故的主角张英的十二世孙,他的职务身份是桐城市文昌街道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六尺巷,现在已不单单是一处地名、一个典故,还是一个工作方法的代名词。”张耘说。
(张耘为小学生讲解六尺巷典故)
张耘所说的正是“六尺巷工作法”,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核心内容的“六尺巷工作法”已经成为桐城基层治理领域的“金字招牌”。桐城市将其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要求大家熟练掌握蕴含其中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方法,学习领悟六尺巷“和谐礼让”精神,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桐城市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吴问银是“六尺巷工作法”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作为张、吴两家后人,我母亲是张英的十二世孙女,我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桐城人,六尺巷的故事我从小就很熟悉。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与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追求是一致的。”吴问银说。
今天的桐城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六尺巷文化元素无处不在,从邻里小争到诉讼大纷,六尺巷典故的运用贯穿始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启迪广大群众见贤思齐、讲求礼让,引导矛盾双方互谅互让、握手言和。
在推进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桐城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东胜表示,桐城市面向全市村(社区)加大“六尺巷工作法”的落地运用力度,将其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内容,着力形成人人会讲礼让道理、人人会用“六尺巷工作法”的基层治理良好氛围。
桐城市金神镇万新村苏庄组有一幅新绘的墙画,上面“六尺于心、心宽者无界”几个大字非常醒目。原来,十几年前两户人家一直为相邻地块及几棵香樟树的归属权争吵不休。为解决双方矛盾,万新村党总支书记杨东飞讲起了六尺巷的故事,“几百年前张英大学士都能‘让他三尺’,你们也学学六尺巷的精神,互相让让,为大家让出一条休闲道路。”调解使得双方各让一步,一条休闲路得以修建。此外,这两户一户拿出1万元钱支持村里环境改造,另一户把家里晾晒场让出来支持村里安装体育器材。
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纷繁复杂,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的净化器、心灵的润滑剂,在教育人、感化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桐城市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镇街、进村居、进学校、进企业,兴起谦和礼让、书香育人的良好氛围,在系列活动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在桐城市挂车河镇中心小学,学校六尺巷精神宣传栏格外引人注目。学校还举办了六尺巷硬笔字比赛、书画展等活动,创新性推出了《梦回六尺巷》话剧表演,让文化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安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朱适意介绍道,安庆因地制宜,从传统文化中提炼治理元素,如归纳“六尺巷工作法”;从安庆市望江县的一处地名“雷池”及典故“不越雷池”总结出“不越雷池调解法”,通过“裁襟励子”母教文化典故广泛宣传信守承诺、孝老爱亲事例;创新打造“夜话物业”“庭院座谈会”等协商议事品牌,传承文化基因,厚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文化底蕴。
人民论坛调研组认为,“六尺巷工作法”植根于传统,涵养于民间,造就在基层,运用在实践。“六尺巷工作法”能有效化解矛盾,取得讲求礼让、以和为贵的效果。从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治理元素契合人心,也能发挥真正管用的作用。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以文化传递主流价值、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能够有效提升治理温度、增强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赓续红色文化 基层治理有迹可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桐城不仅是文化之乡,也是一方红色沃土,一山一水间都蕴藏着厚重的“红色记忆”,目前仅登记在册的红色革命遗址就有44处。该市积极盘活孔城方家仓、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叶家湾基地等本地红色资源,打造成党性教育“实境课堂”,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培训5万余人次,让党员干部在红色文化熏陶中增强党性修养、筑牢思想防线。
(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
桐城市唐湾镇蒋潭村地处大别山腹地,有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第一次代表会议旧址、大独山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现在也是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走进旧址,一件蓑衣、一幅幅照片,一盏煤油灯、一个老物件的背后,是火热的革命情怀和坚定的信仰力量。“曾几何时,这里孕育着革命的火种,孕育着革命的胜利,孕育着未来的美好。”讲解员讲述的红色故事感奋人心。
人民论坛调研组了解到,蒋潭村通过党建引领,深挖红色资源,招引红色研学项目做强特色产业。采用“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方式,发展茶叶、有机大米、中药材等农副产品,探索出一条红色资源开发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从年收入不到5万元的贫困村蝶变为年收入超过170万元的经济强村。蒋潭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朱爽说:“我们党支部赓续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讲好蒋潭‘好故事’、发出蒋潭‘好声音’,和乡亲们一起奏好乡村全面振兴协奏曲”。
村有村的美,城有城的好。在善治的旗帜下,村、镇、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从乡村到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核始终没变,新形势下,更需要打牢文化根基,运用党建方法论指导基层治理。
桐城市文昌街道翻身社区成立于2017年,现有8030户、常住人口达1.2万人,由大型商业小区、政府保障房小区、拆迁安置房小区组成。社区刚成立时,配套设施不完善,开发商、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矛盾突出、群众怨言多、邻里矛盾重重,社情非常复杂。
社区党总支书记叶鲜表示,“最初面对这些烦心事揪心事,那可真是:刺窝里摘花——无从下手。翻身社区怎么在基层治理上翻身?党总支最终找到了明确的路子,那就是:矛盾纠纷要化解,红色引领是关键!咱不能忘了自己的根,还得从翻身社区的红色历史上想点子。”
翻身社区得名于“翻身”之义,其红色历史追溯到1953年,当地农民开明义在这里创办了翻身合作社,通过艰苦奋斗,实现一年翻身,受到毛主席批示,“它们都是十分贫困,被人讥笑,经过坚决奋斗,翻过身来的”,由此成为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面旗帜。翻身社区以红色文化为导向,依托红色党建展厅等载体,打造了“开明义红色党建展厅”等党员教育阵地,组织开展宣讲活动。
实践出真知,办法就在“办”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注小事难事急事,攻坚重点难点问题。辖区内七里香溪小区始建于2008年,近2000户,开发建设遗留的问题突出,前期群众投诉不断,邻里之间矛盾多发。社区主动邀请开发商、物业和群众代表敞开心扉、让“六尺巷工作法”发挥作用。经过协商,社区从困扰业主5年之久的临时用电着手,仅用半个月,居民的临时用电顺利“转正”,拖欠的28万元电费全部收齐交到物业公司账户。
(翻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引领方向明,众人拾柴火焰高。翻身社区“理来礼去”协商议事工作法有了!“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先商量”思想贯穿于民主协商全过程,辖区居民停车难、晒衣难、充电难和出行难等“急难愁盼”得到逐步解决。
“六红聚力、翻身经验”党建品牌有了!红色历史、红色堡垒、红色网格、红色阵地、红色服务、红色治理形成了完整闭环,发挥效用。“您呼我应,服务零距离”的服务理念,“两厅一堂、四站一圈、三角一室”功能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让社区居民“陌生人”变成“一家人”。
人民论坛调研组认为,人民至上是红色文化的根本立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赓续红色文化,正是为了让基层治理回到初心本原,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温度”和“深度”,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努力让基层治理更加符合发展大势。
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厚植基层治理文化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必须突出精细精准,善于从细节处发力,于微末处成事。
位于桐城西部老城区的西苑社区,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共划分4个网格,常住人口7219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221人,青少年儿童294人。面对背街小巷这一社区治理中的难点,西苑社区在系统治理整改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乔丽娟说,“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我们发掘并围绕群众的实际诉求,切实发挥社区自治作用,促进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这里推行的“四微工作法”党建品牌正是推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的有效手段。激活微网格,织密治理“一张网”。推动社区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入网。共建微联盟,凝聚合力“一盘棋”。与辖区单位结成党建联盟,做到大事共议、难题共解、实事共办。
西苑社区党总支纪检委员张润介绍,社区做实“微服务”,成立“六尺巷·德邻社”志愿服务队,分类组建治理型、服务型等志愿服务队,辖区内受益群众达1200余人。依托“红色港湾”睦邻点,化解邻里纠纷130余次。探索微信用,以信用积分为抓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联通自治“一条链”。
(西苑社区“共享阅读坊”)
西苑社区探索的“四微工作法”,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把民情、社情、人情和文化进行融合,聚合社会资源、激发全体居民深度参与,持续提升治理效能,着力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弹性、管长远的基层治理“微模式”。
桐城市在城市住宅小区开展“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全覆盖建立小区党群服务站,完善“党建阵地、服务平台、活动中心、党员课堂、人才驿站、信息枢纽”六大功能,截至目前,全市2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建成小区党群驿站44个,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小微驿站70余个,市域内实现“10分钟红色服务”全覆盖。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切实做好居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加强党对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安徽省委组织部就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制定专门行动方案。三年来,居民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社区有党群驿站建设,在农村有“家门口的党建”党小组之家。在桐城市龙眠街道龙眠村,党小组之家集学习、活动、调解、议事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拓展事项代办、村民说事、乡风文明评议等功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小组之家颁发流动红旗,强化信用村建设,让信用积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在当地,党员牵头的15人的驿站服务队伍,今年累计为村民快递服务350余次,代销板栗、茶叶、山芋粉等农产品,为群众增收2.6万元。
善用文明智慧 社会治理有章可依
“微信扫一扫柱子上的二维码,上传这个盲道受损的照片,定位具体位置,提交相关信息,等会就会有人来处理了。”这是桐城市民通过“桐城市基层党建暨社会治理一体化系统”(简称“文都e家”)参与城市治理的新途径。
在“文都e家”平台,有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等环节流程,形成闭环运行体系。截至目前,网格员或党员群众通过平台上报事件46万余件,办结率达97%以上。
在桐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人民论坛调研组看到操作员点击“文都e家”电子显示大屏的一块区域,立即出现某个区域、社区、小区的全貌和“人、地、事、物、情、组织”各种可视化信息和数据。“文都e家”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及时报送,实现动态治理。
(“文都e家”治理平台)
桐城市基层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刘根杰表示,全市24个社区科学划分成116个网格,一个网格覆盖300到500户,每个网格设置一名专职网格员,构建了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科技支撑层面,建设“文都e家”平台,实施“大综管”制度,将智慧党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智慧园区纳入“一张网”内,打造全科网格。“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及时掌握社会治理动态,对诉求热点、办理数据进行动态跟踪,实现事件源头到处理终端全过程可视化、结果可追溯,准确预判社会风险,为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和依据。”刘根杰说。
在社区有“文都e家”系统,在农村如何利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桐城市孔城镇晴岚村用活用好农业农村部与腾讯公司开发的公益性微信小程序“村级服务平台”。自2023年3月平台运用以后,晴岚村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董红军说,“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是参与者、建设者,也是受益者,理应成为治理的主体。从网格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群众主动上报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党组织的教育引导,重点在于形成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只有以优秀文化夯实治理基础,以现代文明涵养社会治理生态,把问题意识注入治理全过程,才能不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安徽桐城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探索中,成功将文化元素融入社会治理,不仅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升了治理效能,还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系孙秋芬讲师认为,桐城积极发挥党建引领的优势,通过“六尺巷工作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立足市情,赓续红色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出了一条文化持续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人民论坛调研组认为,桐城派雄居文坛三百余年,催生桐城“文都”之美誉。源远流长,星光熠熠,至今依然发挥“以文化人”之效用。该市厚植文化底色、深耕文脉传承,由“六尺巷工作法”“文都e家”“四微工作法”等传统与现代结合、引领与共治结合所形成的基层治理的“桐城范式”,拓宽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视野,丰富了新时代群众工作的途径方法,对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很强的创新价值和示范意义。(人民论坛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