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村社干部眼中的“变”与“不变”

村社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其工作效能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繁荣。对村社干部的减负尤为重要,需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常抓不懈、持续深化减负工作,通过考核松绑、减少迎检、提升保障,解决村社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广大村社干部放开手脚、轻装前行,以不变的奋斗和担当精神、初心和使命、原则和底线抓工作落实、促经济发展、为群众办实事。

变的是考核松绑,不变的是奋斗和担当。为基层减负,首先就要让考核“瘦身”,通过给考核指标“挤干水分”,卸下村社干部身上的“包袱”。按照“考少、考精、考重点”的原则,突出考核的精准性;将考核切实与基层工作挂钩,突出考核针对性;推行“一考多用”,避免数据重复收集,并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内容,突出考核的高效性;根据基层工作实际进行指标动态调整,及时对考核进行优化,突出考核的灵活性。考核虽然做了“减法”,但不意味着影响工作实效,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而是通过优化机制,推动工作提质提效。考核松绑,让村社干部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奋斗在一线,扎根于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砥砺前行。

变的是迎检减少,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检查指导工作,原本是上级部门督促检查下级单位工作的一种有效措施。为基层减负,就莫让“迎检”走了样,背离初衷。让迎检频率有个“度”,使检查在“精”,而不在“频”。减掉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层层加码,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让村社干部有时间能真正沉下去,从繁琐的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做到既“轻上阵”,又“守初心”。

变的是保障提升,不变的是原则和底线。树立实干实绩、优秀优先的用人导向,进一步畅通村社干部的晋升通道,解决基层当前存在的人才“留不住”现象。此外,做好资源下沉,持续抓好基层设施建设,坚持做好偏远地区基层干部补贴,把资金、政策、管理、服务向基层倾斜,让村社干部少一些“为难”、多一些资源。减负,减的不是原则和底线,而是赋予村社干部信心,让他们放开手脚干。通过理顺权责,让基层干部找到方向,明确自身责任,种好“责任田”,做准“自身事”,把“应减之负”减下去,“应有底线”守起来。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人民政府党建办  卢茜妍)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