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全面绝对领导,有效破解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交叉管辖分工难、法法衔接待提升、协同治理乏力等问题,近日,四川省遂宁市检察院联合市纪委、监委、政法委、法院、公安局、司法局率先出台《遂宁市一体化依法办理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规程》,形成权威高效、衔接顺畅、治理有为“1+6”新模式,促进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提速提质提效,走在全省检察系统前列。2024年以来,共依法审查起诉职务犯罪案件54件57人,量刑建议采纳率100%,指控犯罪事实和罪名被法院采纳率100%,通过办案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5760万余元,所办职务犯罪案件无上诉。
目标定位更高 资源优势整合
为推动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链接顺畅、贯通高效,着力在“三化”上狠下功夫。一是实化原则定位。按照党的绝对领导、依纪依规依法办案、高质效能动履职、标本兼治系统施策的原则,围绕依职权管辖或上级指定管辖案件,实行纪法案件全要素、全环节、全方位集约管控,形成上下一体、纵横一体、内外一体办案新模式,实现分散政策法规向资源集成施治转变。二是优化方法效果。全面落实审查调查有度、提前介入有序、审查捕诉有效、指控犯罪有力、审判执行有威、社会治理有为“六有”办案方法,实现纪法办案捕后无不诉、诉后无撤诉、判后无无罪、无冤假错案、无违纪违法、无安全事故“六无”效果。三是强化资源保障。针对指定管辖案件,建立办案团队、专案组、协调组和联络员等制度,做好案件接收、保密、舆情应对、技术支持,以及涉案人员的押解、看护、换押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
履职清单更明 衔接贯通融合
为切实增强反腐败治理效能,全面推行“四张”清单制,确保纪法办案行稳致远。一是建立案件管辖清单。明确监委、检察案件管辖分工、上级指定管辖案件3种类型、协商管辖9种情形、交叉线索移送以及协商指导10种情形,确保件件有落实。二是建立提前介入清单。明确提前介入5种类型、规范介入9种情形、对介入案件提出意见或建议6种情形、规范监委移送7种情形,以及留置措施使用与变更方法,防止推诿扯皮。三是建立审查捕诉清单制。对案件受理、提讯时间、律师辩护沟通、补查补证协作、补充调查提纲、二次退回补充调查、退回补充调查处理等不同情形作出细化,特别明确对事实认定、案件定性、量刑情节等5种情形需层报上级院,由其与监委先行沟通,确保审查捕诉处置得当。四是建立庭审处置清单。围绕庭审预案、庭前会议、出庭要求、庭审中(后)处置、涉案财物、行贿受贿一起查、追赃挽损、反洗钱等9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做好对行贿人的组织处理、行政处罚和资格资质限制等;充分保障涉案企业和人员合法权益,严禁滥用留置、搜查、技术调查、限制出境、拘留、逮捕等措施,严禁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人员和企业的财物,把对企业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内外协作更细 系统治理聚合
为规范纪法办案正确有效行使职权,一体化推动制度质量变成系统治理增量。一是完善沟通渠道。对审查起诉期限届满前案件请示、紧急报告和备案报告28种情况,以及信息审核发布6方面内容作出细化,明确对案件管辖、调查取证、调卷阅卷、信息查询、调监换押、强制措施适用与执行等工作常态化沟通,防止发生办案风险。二是完善管控体系。加强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发现难、认定难、查处难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标准的实证研究,把“三同步”政策贯穿纪法办案全过程,围绕纪法办案14个关键环节,积极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严密纪法办案5个闭环、29个节点管控,聚焦“人案权事”四大要素,探索建立“点查双联”工作法,坚决防止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三是完善联动治理。发挥监察建议书、司法建议书、检察建议书和公安提示函的联动效益,一体抓实纪法案件业务管理、案件管理和质量管理,定期组织案件质量交叉评查,加强职务犯罪案件业务数据动态监管,持续开展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的警示教育,筑牢纪法防线。同时,坚持以党内监督带动促进各类监督高效贯通协调,建立健全联学联训联治机制,有效避免同区域类案不同判等问题发生。
起诉把关更严 办案力量弥合
始终坚持配合与制约并重,在办理指定管辖和同级移送职务犯罪案件中,严把案件事实证据关、法律适用关,加强各方协作,确保案件办得准办得好。一是紧盯证据链条完整。加强对全案各类证据关联性和真实性的审查,统筹运用引导调查、诉前审查、跟踪退查、关键核查和案后评查“五法”方式,从证据与证据之间的关联入手,分析一致性、矛盾及根源,排除合理怀疑,确保起诉事实均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二是比对细节事实和客观证据。严格比对分析主客观两方面证据,准确把握案件定性是否准确、证据收集是否合法、证据来源是否真实、办案程序是否合法等要素,及时发现疑点,依法认定犯罪。三是分清罪与非罪关键构成。围绕“不正当利益”“索取贿赂”认定等影响定罪量刑的关键要素开展分析论证,切实把严法律适用关。四是依法追赃挽损。除依法追诉遗漏罪名和事实外,坚持从严惩治与客观公正办案并重,加大对赃款脏物的追缴力度,在检察环节足额追缴违法犯罪所得1630万余元,取得了良好办案效果。
配套机制更全 质效并重结合
聚焦职务犯罪案件办理全流程,建立完善研判会诊、移前预诊、跟踪问诊、案后复诊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案件查办质效。一是建立研判会诊机制。精准梳理关键点。针对疑难复杂案件,采取表格、树状图等方法,系统梳理案件证据要点、各方分歧观点、处理难点等,确保案件关键重要信息清晰直观,并适时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从客观证据、主观辩解、犯罪构成、定性处理等维度,对违纪违法行为反复研讨、充分论证,提高案件研判和办理效率。二是建立移前预诊机制。在案件移送起诉前,对犯罪事实细节、证据链条、定性处理等情形严格把关,确保办案精准精细。三是建立跟踪问诊机制。明确由承办检察官跟踪监委移诉、审判和系统治理等环节,及时收集反馈的补证意见,确保移诉案件后续工作不减速不断档。四是建立案后复诊机制。以问题与效果为导向,对标对表每案高质效,全链条开展评庭评案评选“三评”活动,从中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传经验,全力打造示范庭、观摩庭和疑难庭的范本,并针对复盘成果,建立“典型案例库”“突出问题库”“对策建议库”,实行台账式管理,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成果转化,提升纪法办案公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