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贯彻落实决策部署的最末端,也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具有工作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承受多方压力的属性。现阶段,在多头泛化考核、上升空间受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基层干部存在“小马”拉“大车”的情况,要达到身心的“双重减负”,唯有内外部共同发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源头治理,方能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勇于突破,以创新举措为“螺旋桨”冲破基层治理束缚。“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轻车”要着力强化源头松绑,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建立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算好权责“明细账”,推动“权责一致、责能一致”,严防“属地管辖”泛滥化现象出现。要规范借调程序,严禁上级部门随意向乡镇一线借调干部,推动基层“强身”和部门“瘦身”有机结合。要发挥“智治”力量,将现代化技术手段融入基层治理中,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搭建数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打破地域间、部门间、层级间的数据壁垒,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技术化,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干部少跑腿”。
提振能力,以过硬本领为“燃料油”助燃基层治理动力。“减负不减责,减负不减质。”基层要始终将干部能力提升与减负增效相统一,推动基层干部“强身健体”。要建立健全“传帮带”“青黄结对”等体系,“一对一”为干部量身打造培养方案,拓宽干部能力提升通道,给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平台空间,切实以干部“能力转变”推动减负“事半功倍”。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减轻干部“心理负担”,给予其敢闯敢干敢首创的信心,为负责者负责、为担当者担当,真正让干部在心无旁骛的干事创业中成长成才。要安排干部到项目推进、基层治理等关键岗位上“蹲苗成长”,推动干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双提升”,培养更多“中流砥柱”。
站稳立场,以人民需求为“导航器”引领基层治理方向。基层减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基层有更多时间精力投身于为民服务中。基层干部要深刻把握减负的深层次含义,时刻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要学习发扬焦裕禄、谷文昌、张桂梅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矢志不渝地做为民造福的践行者,全心全意为民谋福祉、办实事。要拜人民群众为师,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听民情、解民意、办民事,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中让减负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江山市四都镇人民政府 洪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