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赓续中华文脉 高扬文化主体性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度重视。作为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发展,充分体现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质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工作不断开启新的篇章。一年来,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探索实践在各地深入展开,成果丰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以进一步巩固,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赓续中华文脉

文化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在民族复兴关键时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不断跃升。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历史自信显著提升,文化创造活力大为增强,整体呈现出积极向上、自立自强的精神面貌。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文脉的坚守。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是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文化根基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度重视,彰显出对赓续中华文脉的深邃思考

第一,着眼于处理好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之间的关系。“培根铸魂”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于发掘保护中华文化遗存和文明遗迹,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变,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文化遗产作为承载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财富。一方面,无论是西湖文化、岭南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汾河文化,还是潮州文化、浙商文化、黄土文化、敦煌文化等,对这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守护历史记忆、维护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所在,村镇历史文化则映射出当地的文化根脉。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对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地区和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要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进行辩证阐述,强调:“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正确处理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避免因“建新拆旧”等行为导致的文脉断裂和“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应使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保持原有风貌,保障大运河、承德避暑山庄等历史遗迹以及文物、古籍等历史遗存在发展进程中得到妥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发展,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二,着眼于处理好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既重视物质文明,亦关注精神文明的传承与延续。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注。作为民族文化的关键载体,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坚守文化立场、巩固文化主体性以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意义非凡。另一方面,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公民道德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重要观点,突出了精神层面的价值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构成了中国人思想与精神的重要内核。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亲自批准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作为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及标志性文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内核的延续与弘扬。

第三,着眼于处理好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与革命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在全国各地考察期间曾多次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等,特别是提出要“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着力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可以说,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已然成为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必然使命,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压舱石”。

第四,着眼于处理好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与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之间的关系。在推动文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支持上,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要“打造更多文化精品”,另一方面十分关注诸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这类文化传承问题,“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以此保障文化传承兼具全面性与系统性。除此之外,注重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功能,推进书香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文明交流互鉴层面,从古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展现出极为宽广的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下的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有益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

总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讲话及重要理念,展现出对文化传承发展的深邃思考,党和国家战略部署亦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理论指导与明确实践路径,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有着重要时代价值。

作为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发展,充分体现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质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来,这一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不断丰富深化,充分体现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质和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

其一,丰富与拓展了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相关内容。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山东、甘肃、福建、安徽、湖北等地视察调研期间,针对地方文化建设、对外文化交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充实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涵。

一是地方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妥善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如指出天津作为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常德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山东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以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通过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来守护文明根脉、弘扬中华文化。二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宏觉寺、四大石窟等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对“龙”这一文化符号的意义进行了阐释,以龙的文化寓意鼓舞全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进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根脉。此外,还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倡导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等契约精神与职业操守。四是红色资源保护运用方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史料、革命文物的研究阐释,注重发挥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的独特价值。如强调湖南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山东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湖北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等,从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五是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在中法、中哈、中阿等对外交往中积极推动人文交流,开展文明对话,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二,在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基础上进行延续与深化。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考古事业建设、乡风民俗建设、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是考古事业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考古工作,加强考古研究,在国际层面“开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博物馆交流、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领域合作”,彰显出对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高度重视以及溯源意识。二是乡风民俗建设方面,重点在于移风易俗,持续优化乡风、家风、民风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三是文旅深度融合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长城、黄河、长汀、宁化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任务,而且在多地考察过程中均提及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例如提出宁夏要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甘肃要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湖北要“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等等,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展现文化魅力,实现守护文化根脉与传承中华文明的互促与发展。

一年来,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探索实践在各地深入展开,成果丰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得到进一步巩固

❖ 文化资源发掘与保护形式多样。

考古成果丰硕。2024年,国家文物局多次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安徽省淮南市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墓),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以及浙江绍兴稽中遗址(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江苏盐城盐业考古、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江苏淮安城市考古、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填补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诸项最新考古进展和成果。不仅如此,考古人才培养事业也持续推进,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印发《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为建立健全文物考古人才队伍选拔培养机制,发挥战略人才力量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①。此外,考古机构建设持续推进,国家文物局印发《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致力于“建设全国性或区域性考古科技平台,如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或省部级科技平台等”②。

“古”系列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修订印发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强调:“聚焦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格保护文物古迹本体及环境。”③一方面,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有序推进。例如,在2024年9月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上,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等12家古籍收藏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7085部(件)。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到13.9万部(件)。④另一方面,古村、古镇和古建筑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强。财政部、住建部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2024年于全国选取35个传统村落集中的县作为示范区域,并由中央财政予以奖补,以此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建筑保护工作带动数据增长,我国历史建筑认定数量持续上升。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截至目前,共有8155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大量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形成大规模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推动传统村落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推进。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2024年11月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增加了对特定种类文物的保护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在文物修复层面,沈阳故宫戏台建筑群彩画修复严格遵循科学原则顺利完成,山西(新石器时代文化)、河南(黄河文化)、重庆(青铜文明)等地亦积极投身于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在文物回归方面,2024年1月,国家文物局成功从美国追索被盗流失的西周丰邢叔簋;4月,38件文物艺术品从美国运回中国;11月,中意携手共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器在内的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文物回归工作的持续推进,展现了我们在守护中华文脉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口述史工作进一步发展。在这一领域,地方项目成果斐然。例如,河南省《艺术家》口述史影像档案(第三季)顺利完成录制,该作品通过记录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与成长历程,将他们对黄河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生动呈现出来。阿坝州积极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从多部口述历史纪录片与党史短视频的拍摄制作切入,涉及多个领域,并强化成果的宣传、推广与运用。

❖ 文化传承形式日益丰富。

传统服饰文化展现出创新发展态势。2024年,多地积极举办汉服节等文化活动,例如“2024(厦门)中国汉服文化节”“国丝汉服节·古韵今风”“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爱好者参与其中,有效实现了汉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同时,汉服文化逐渐走向国际舞台,在“打卡中国·古韵潮音——你好,江苏!”这一网络国际传播活动中,一些外国网红身着汉服亲身体验,借助这类活动,汉服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与文化节目,成为文化数字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例如,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介了“探源中华文明”板块包括《东方人类百万年》《史前古城》《寻商记》《寻周记》《齐鲁记》《吴越记》等在内的15部大型系列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以严谨的考古科研成果为依据,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探源的全过程,勾勒出文明发展脉络。

新媒体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助力作用。例如,李子柒回归后仍保持“顶流”效应,在三年沉寂后,她以原账号和原风格重新回归大众视野,继续借助短视频这一新媒体形式,通过数字化传播的方式,将中国农耕文化和乡村生活的美好呈现给全球观众,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前,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涉及乡村生活、琴棋书画、手工艺等多个维度和领域,文化根脉守护的形式不断丰富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例如,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山东济宁曲阜举办,其主题为“对话孔子 互鉴文明”。会议注重彰显国际性,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嘉宾参与,通过传承千年儒风文脉,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文化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文化工程建设是中华文明经脉延续的重要体现。其一,中国国家版本馆已收藏实物版本达3200多万册/件、数字资源约880TB,且已于2024年举行第二批版本捐赠入藏大会。云南省民族古籍办公室与中国国家版本馆携手开展民族文献古籍数字化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国家版本数字资源总库。其二,从《全宋文》《中华续道藏》《儒藏》到《汉语大字典》,四川大学多年来持续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2024年7月,由四川大学负责的《汉语大字典》修订工程已初步拟定方案和细则,并搭建数据库,其修订数据达6000余条,为字典的全面修订筑牢了根基。其三,书院建设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融合且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节目对书院文化予以关注,如纪录片《文庙与书院》梳理其传承脉络,讲述千年传承的士风和文脉。其四,全球首个“文明互鉴”主题书院——互鉴书院打造系列书院,如“AI智·互鉴书院”为AI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官塘分院积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有力地助推了文明互鉴。同时,2024年清华大学成立笃实书院、至善书院等,多地多所书院的成立促进了教育和文化的协同发展。其五,国家文化公园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渐趋成熟。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长征沿线多地完成项目建设和文物保护修缮工作;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同时,历史文化街区日益展现活力。如天津“五大道海棠花节”吸引大量游客,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各具特色,古文化街汇聚非遗项目并举办多场活动。历史文化街区有效带动了旅游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守根传承相互融合。

❖ 文化活动彰显鲜明特色。

在“三湘大地”的文化建设进程中,湖南拥有众多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街区、建筑和地段,其中长沙潮宗街等脱颖而出,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新名片。在黄河文化的传承发展方面,陕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的实景演出、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举办的黄河非遗大展等,为黄河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平台。同时,黄河流域多省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黄河文化相关策划,形成合力,有力促进了黄河文化在更广泛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于长城文化方面,各类长城文化节与论坛相继举办。2024北京长城文化节盛大开幕,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传承保护和实践创新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长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在伏羲文化领域,2024年伏羲文化论坛于天水成功举办,研究探讨了伏羲文化的内涵、价值及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市和台湾新北市同时举行,延续两岸共祭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共同守护中华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在非遗活动领域,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正式启动,各地围绕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非遗里的美好生活”摄影作品征集展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等内容,举办了1.2万余场特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非遗经典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探索实践还有一系列新趋势值得关注:以政策为导向牵引全局,以各部门协同合作为有力依托,以数字化技术为创新牵引,以公众广泛参与和文化共享为鲜明特色,以国际交流和文明互鉴为发展目标,以学科交叉与人才培养强化为坚实支撑。同时,一些地方也面临着开发与利用不合理不科学、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与挑战。基于这些新趋势与新挑战,我们不仅应立足中国本土,更要以全球视野观照文化建设,继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探索守护文化根脉、传承中华文明的新路径、新思路与新方法。

(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23级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杨志远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释】

①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网站,2024年9月12日。

②国家文物局:《推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建设指南(试行)》,国家文物局网站,2024年4月30日。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修订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2024年3月22日。

④《国家图书馆召开第九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2024年9月12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