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质量文化供给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不仅有利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还有利于全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团结进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入新时代,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没有”“大不大”“够不够”“足不足”的问题,而是“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精不精”的问题。提升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关键在于做好三“动”,即政府要引导“推动”、企业要“能动”作为、个人要“主动”融入。
【关键词】高质量文化供给 文化“四感” 文化繁荣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年以来,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文化新路径、拓展了文化新空间,而高质量文化供给又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以下简称“文化‘四感’”)。
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践行,我们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什么是高质量文化供给?什么是民众的文化“四感”?高质量文化供给与民众的文化“四感”有着怎样的关系?高质量文化供给究竟能不能提升民众的文化“四感”?如何供给高质量文化才能有效提升民众的文化“四感”?深入分析并回答好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理论体系,为精准施策提供实践支撑,还能有效实现文化繁荣兴盛与民众文化“四感”的同频共振,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高质量文化为何要主抓“供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高质量文化即高品质文化,主要是经过精心创作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文化产品。之所以强调高质量文化“供给侧”的重要性,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就文化领域而言,这一主要矛盾体现在高质量文化有效供给不足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供需矛盾上。精神文化领域的这对供需矛盾关乎供给端和需求端,以及供需适配过程中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协调等多种因素。
就文化供给端而言,进入新时代后,我国文化供给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文化产品与服务“有没有”“大不大”“够不够”“足不足”的问题,而是“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精不精”的问题。以图书出版领域为例,北京开卷监测数据显示,2019至2023年的图书零售市场销量数据中,约三分之一的图书年销量不足5本。以年销量小于10本为滞销书的标准进行统计,2019年滞销书品种为89.9万种,2023年达103.6万种。一些文化产品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例如,近年我国年均生产电影总量大,但“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较少;微短剧产值巨大,但一些作品导向偏差、格调不高。
因此,优化高质量文化供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有效抓手和紧迫任务。高质量文化供给可以创造新的文化需求,因为文化产品是具有独特创意和审美属性的特殊产品,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文化产品“寻找”市场,相反文化产品的创意可以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高质量文化供给可以突破民众的常规思维,以强大的精神原创性和情感吸引力创造出全新的消费需求。一个富有创意的新颖文化IP可以开发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产业链,从而带动民众新的消费热情。比如,2024年8月《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后,不仅给国产3A游戏带来强烈震动,更让文旅行业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消费浪潮。可见,高质量文化供给的新内容、新技术、新业态,不但会创造新的文化市场,而且还会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动力,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体验和感受。
高质量文化供给与民众文化“四感”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自豪感、幸福感是彼此联系、逐渐递进和累积的。民众文化“四感”的有效提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高质量文化供给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高质量的文化内容能够提升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使民众在欣赏这些文化作品时,被优质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所感染,从而更加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这种认知和情感的投入有利于强化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比如,很多青少年喜欢参观博物馆,其文化认同感就是通过欣赏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以及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不断增强的,其文化自信也是在一次次参观游览过程中不断坚定的。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民众均能在这些欣赏体验过程中,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因此,必须重视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切实关注民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优质文化作品,进一步提升民众对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带动民众文化获得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幸福感的增强。
民众的文化获得感首先缘于文化满足感。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更好地被满足,从而增强民众的文化获得感。同时,高品质的文化体验对于增强民众的文化获得感同样重要。例如,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农家书屋、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空间的供给,不仅为民众提供了文化休闲的好去处,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还可以促进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使文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高质量文化供给能够激发民众对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豪感。高质量文化供给以其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以及强大的传播力,持续不断地激发民众内心深处对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强烈自豪感,这种自豪感又将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利于提升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优质的文化产品往往能更好地弘扬家国情怀,通过讲述民族故事、展现民族历史文化,通过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传播好新时代中国声音、展现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好地将中国立场、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道路呈现给世界,让世界认识新时代的中国的同时,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的共鸣和共情,在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豪感之余,也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质量文化供给能更好地增强民众的文化幸福感。当前,通过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民众的文化幸福感已成为新时代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指向。为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应凝聚多方合力,持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源泉,促使高质量文化产品持续涌现,让民众在丰富的文化滋养中真切感受到高质量文化供给带来的幸福感。
高质量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是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前行的。高质量文化供给能有效地提升民众的文化“四感”,不断提升的民众文化“四感”也会对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并推动高质量文化供给的不断完善和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影响高质量文化供给的主要因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等,这是高质量文化供给的重要方向和目标。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与人民的幸福生活越来越密切,人民更加注重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供更多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优质产品。深入剖析这些影响高质量文化供给的主要因素,对于精准把握文化发展脉络、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政策以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看,影响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受生产者的数量、生产者的素质、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更多的生产者意味着有更多的文化产品可以被生产,有利于满足更广泛的文化需求。高素质的生产者能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文化精品,其创新能力是提升文化产品供给质量的关键,通过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可以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文化需求。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资金、技术和人力等相应的资源,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切实保障文化产品生产者获取充足且适配的资源,从而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
二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供给数量和供给速度。书籍、电影、音乐等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通常需要较长的创作时间,创作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构思、研究和创作,这导致精神文化产品不能像物质商品那样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供给数量。
三是文化经济政策。文化经济政策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起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文化经济政策一方面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动文化产业整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高质量文化供给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四是科技发展水平。科技赋能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比如,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可以为文化产业链的改造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新技术的应用也会催生数字艺术、在线展览等新的文化业态,丰富了文化供给的形式。此外,通过将科技创新渗透到文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可以有效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提升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和消费体验,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高质量文化需求。
五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当前,民众对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持续增长态势,但现实中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在数量和种类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市场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需求可以激励生产者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大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力度,进而实现文化市场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
提升民众文化“四感”的主要路径
❖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引导“推动”至关重要。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战略规划者、环境营造者、服务提供者、市场监管者等多重角色。政府不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或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其职责在于为文化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好文化发展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因此,提升民众的文化“四感”,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定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确保推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目前,在文化立法方面,《博物馆条例》(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2017年)以及《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等已先后出台,有力保障了民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总流通112668万人次;文化馆3508个。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此外,政府还积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强化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供给,极大地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量能和质效,在文化产业中融入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优势。结合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科技力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面对国际文化竞争,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业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三是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有效投入,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和效率。比如,“十四五”期间,云南统筹安排文化事业发展资金达174.44亿元,用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宁夏谋划储备了文化旅游领域重点项目110个,总投资约35亿元,以建设符合行业发展需要、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的文化项目,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
四是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盘活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乡镇(街道)文化站、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公共文化资源,拓展文化祠堂、校园场馆、公园景区等文化场所,打造便民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解决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引导思想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特别是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
五是强化对文化创意性人才的培养。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源于人的创意与创新力。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是提高产业创新动力的关键。为此,要做好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文化创意人才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给予基层文化工作者更多的培训教育机会,补齐短板,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
❖ 从中观层面看,企业要“能动”作为。
企业尤其是文化类企业作为文化事业(产业)经营的主体,要充分发挥高质量文化供给主体的作用,明晰企业与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权责关系,使企业与政府和社会力量同频共振,形成高质量文化供给的最大合力,激发文化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多开展贴近百姓的公共文化活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比如,举办高质量的各类文体赛事、艺术节、广场文艺展演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组织引导群众自办文化活动,运用文艺、戏曲小分队开展送文化精品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用好、用活城乡舞台,不断丰富城乡民众的文化生活。
二是充分利用好科技赋能文化创新的成果。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完善和创新文化产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打造新型文化消费场景,为民众提供虚拟展厅、智慧场馆、纪念馆“云展览”等新型文旅服务,提升民众文旅消费的数字化水平,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比如,敦煌研究院推出“数字藏经洞”,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复原洞窟、文物,用户可在历史穿越中观览灿烂的敦煌文化。三星堆博物馆将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运用于文物还原,把虚拟情景融入现实场景,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体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文物的“前世今生”和展览的“台前幕后”一起搬上新媒体,进行“揭秘式、陪伴式”展览,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
四是努力弘扬和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类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一方面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时代潮流、现代审美意趣相结合,延伸“文化+”“+文化”触角,促使文化生产要素不断实现优化组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科技中活起来、火起来,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潜能和发展活力。比如,岳麓书社利用自身古籍出版优质资源,将广受欢迎的“四大名著”纳入首批数字出版计划。另一方面对于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全面保护好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比如,央视大型原创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经典名篇,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故事讲述场”,生动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展现蕴含其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实现了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融汇发展。
五是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文化企业应牢牢扭住文化品牌建设这个“牛鼻子”,用心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文化品牌,不断推出在市场上立得住、传得开、叫得响、留得下、用得好的品牌产品。持续打造文化精品,突出质量效益导向,以更多、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民众多方面、高标准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赢得受众、赢得口碑、赢得效益。
❖ 从微观层面看,个体作为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主体,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强烈的主体意识,积极主动靠近高质量文化产品,通过深度体验,实现个体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升华。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增强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我们既要将其视为民族精神的瑰宝,又要有反思、批判和创新精神,使其不断推陈出新,持续释放活力。精准把握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有甄别、有选择地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在此过程中,要防止两种错误的文化倾向:一方面,要杜绝文化上的盲目自大心理,不能狭隘地认为本民族文化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拒绝接受外来有益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文化上的过度自卑倾向,不能全盘否定本国文化的深厚价值,盲目崇拜外国文化。
二是培养积极心态和乐观态度。个体作为文化感知与传承的基本单元,其心态与精神风貌深刻影响着文化“四感”的塑造与强化。一个具备良好心态之人,能够持续追求自我成长与精神超越,深度领略文学艺术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广阔精神境界,进而对生活充满热情,在思考问题时始终秉持积极正面的价值导向,并熟练运用自我调节机制应对各类复杂情境。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亦能精准捕捉积极因素,凭借自身能力克服困难。
三是主动接触、感受不同的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和体验联欢晚会、文化交流展、民间手工艺展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高质量文化之魅力,积极寻找文化的共情点和共鸣点,从而直接获得深层次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四是全方位、深层次地利用好本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和设施,主动参与各种文艺创作和表演活动,在文化的共建共享中实现文化成果的最大化利用。通过持续不断地深度参与文化实践活动,民众得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个人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个体与群体文化素养协同提升、文化 “四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研究所所长、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广东白云学院传媒学院特聘教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年10月9日。
②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③习近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民日报》,2021年3月6日。
④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
责编/靳佳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