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姚树洁;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龚丹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犹如贯穿祖国南北的生命动脉,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这项世纪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不仅极大地优化了我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置,还为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生态人文效益。初期投资逾2000亿元的成本效益逐渐显现,叠加后期工程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必将成为我国持续推动区域协调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强劲引擎,充分体现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优化水资源配置,支撑经济发展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过从长江下游和中游向北方地区调水,解决了黄淮海流域长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调水工程,激发了这些地区的生产潜能,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在京津冀地区,许多企业不再受制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增产增效。目前,南水已占北京城区供水的70%以上,天津市主城区供水几乎全部为南水。此外,充足的水源保障了农田灌溉,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减少了干旱带来的损失,稳定了农产品市场供应,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
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
工程建设期间,南水北调直接拉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带动了土建施工、信息自动化、污水处理等多个重要产业领域的发展,增加了工程机械、园林苗木等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相关上游产业和关联产品的生产发展。据评估,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期间,超1000家单位参建,高峰期每天近10万名建设者现场作业,加之相关行业带动,每年新增数10万个就业岗位。这不仅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也为沿线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群众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沿线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等水务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保障了工程的长效运行,并推动了水务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这些变化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增强了中国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在经济效益上成绩斐然,其生态效益同样不可忽视。北方受水区的河湖生态因调水得到显著改善,干涸的河道重新恢复生机,水域面积扩大,地下水位回升,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例如,一些湿地生态系统重现往日的繁荣景象,众多珍稀鸟类栖息繁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强,如空气净化、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作用得以更好发挥,减少了沙尘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和幸福感。特别是对于华北平原而言,南水北调工程帮助该地区初步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使得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漏斗区”地下水位总体回升。
展现制度优势,提供全球范例
南水北调工程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中国,政府能够从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在南水北调工程中,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全国一盘棋,各方紧密配合,高效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资金筹集、移民安置等问题,确保工程按照预定计划顺利推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通水运行,以较低的制度成本取得巨大的综合效益。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十年来在经济、产业、生态和民生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这两条线的后期工程建设和西线工程建设推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极大地坚定了我国跨区域输水工程建设的信心。
宏伟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以水为墨,书写着区域协调发展的辉煌篇章,勾勒出一幅生态与经济共荣的美好画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