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化县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思路,坚持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强基础固根基,抓示范树品牌,注重阵地共建,培树“银发先锋”,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夯实党建基础,筑牢组织堡垒。开展专项调研,全面摸清底数。采取实地走访、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专题调研,全面细致了解全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整体情况,摸清底数、加强研判。全面梳理、分析现有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对个别存在工作短板的支部加强指导,推动党组织及时换届,配齐配强支委,督促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抓好组织建设,提升规范水平。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应建尽建”的原则,采取整合、转接、联建等方式,推进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单独设置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推动党组织覆盖有效提升。原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44个,2023年以来新成立5个,现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49个。建强头雁队伍,凝聚党建合力。不断调整优化各支部班子年龄结构,吸收新退休的领导干部,选配党性强、威信高、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相对年轻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和委员,建立离退休干部支部班子后备人才库。用好、用活各类信息化学习教育资源,精心策划组织理论学习班、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以及党建工作培训,深入开展离退休干部党纪学习教育。
坚持示范引领,推进党建提升。实行分类管理,促进转化升级。积极探索推进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差异化管理,结合“六好”标准,将支部分为示范型、标准型、成长型三个类别,建立“日常指导+定期调研+随机督导”工作机制,逐一对照重点工作事项,为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精准把脉,在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共享党建活动阵地等方面蓄势赋能,逐步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典型示范引路,以点带面促发展。组织党支部骨干观摩北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振兴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省级先进示范点,邀请示范党支部书记分享支部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党支部工作提质增效。注重特色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在全县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中开展“学习典型、赶超先进”的活动,根据“六好”标准,充分挖掘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亮点,推动支部建设从标准化、规范化向特色化迈进,着力推动“一支部一特色”与“六好”创建提升。经常深入各党支部开展指导工作,“点对点”“面对面”对标创建标准提出指导意见,协助解决党支部创建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聚焦资源共享,发挥共建优势。创建“老党员驿站”。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组织部老干部党支部联学共建机制,实现学习场所“一室共用”、学习资料“循环利用”、文化设施“多方联用”。以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原则高品质创建集学习、教育、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平台。成立临时党支部。2023年,在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率先建立临时党支部,使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的老干部党员始终处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中。精准开展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系列活动,努力把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建设成为老有所为的阵地、文体娱乐的场所、传播知识的课堂、联系老党员的桥梁。与社区联合共建。着力构建“双向互动、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党建联建工作新格局,把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作为联合共建的“主阵地”,通过整合室内娱乐设备、共享室外健身器材、共创学习阵地等方式,聚焦“老党员之家”创建,架起了“连心桥”。
积极搭建平台,精准发光发热。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打造“银发引领工程”。不断吸收银发人才,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加入“银龄先锋”、“科技服务队”、党风政风监督小组、“五老”宣讲团等志愿服务分队,扩大了隆化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发挥他们在服务基层、关爱下一代、促进社会和谐、助力经济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作用。深入农村社区宣讲20余场,举办各类培训班56场。组织文艺汇演30余场、老年书画展2次,编辑、刊印诗书集500余册。整合社团组织力量,助力老区经济发展。完善老科协、老促会、老体协、关工委等团体组织建设,建立制度化联系,引导离退休干部利用自身的优势特长宣传老区,协调各企业、社团组织等,凝聚多方力量,为隆化老区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出力出彩。近两年,为家乡争取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募集救助资金1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800多人,帮扶孤寡老人500余名。(中共隆化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