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党员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从30年前的“一根网线”,到如今的网民规模全球第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见证着我国日渐强大的网络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因此,广大领导干部要用好“领导留言板”等线上阵地,在干群“e线”牵中,侧耳倾听“问需于民”、多开言路“问计于民”、云端反馈“问效于民”,真正做到与群众呼声“同音共律”、与群众智慧“同频共振”、与群众评价“同向共进”。

干部群众“e线”牵,在侧耳倾听“问需于民”中,做到与群众呼声“同音共律”。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而互联网是听到群众呼声的最好阵地,网上群众路线为群众路线开拓了新形式。时代不同,民生的重点也不同,但在互联网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却从未改变。为群众服务,首先要了解群众的情况,倾听群众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清楚群众想办什么,群众想解决哪些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用好“领导留言板”等线上阵地,侧耳倾听“问需于民”,以四通八达的网络为媒介,广泛收集原汁原味的群众心声,真抓实干畅通民意“直通车”,有效解决干部与群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平台留言量、答复量屡创新高的背景下,第一时间收集到群众“微需求”,梳理民意“需求单”,跑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线上“加速度”,提高了服务群众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与群众呼声“同音共律”。

干部群众“e线”牵,在多开言路“问计于民”中,做到与群众智慧“同频共振”。在听民声、知民情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办好民生实事,这是走好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民生实事的落地,离不开群众“智囊团”,向群众学习、凝聚群众智慧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只有用好互联网阵地,拜人民为师,才能从人民群众生动实践的“土方法”中,提炼为民办实事的“金点子”。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用好“领导留言板”等线上阵地,多开言路“问计于民”,从网帖中,发现治理难点,从留言中,看到治理盲点,在与网友的交流中,找到治理的优化点,做到了立在网端不“掉线”,在线上了解群众、贴近群众、学习群众的基础上,在线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形成“派单”与“送单”的服务闭环,将民生“派送单”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时效性,真正做到与群众智慧“同频共振”。

干部群众“e线”牵,在云端反馈“问效于民”中,做到与群众评价“同向共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是民生实事最直接的受益者,对民生实事的成效最有发言权。服务群众的方法对不对,效果好不好,老百姓满不满意,不能关着门“自我评价”“自我欣赏”,必须请群众为服务“打分”,这是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反馈机制的一环。做好群众满意的服务工作,就得让群众感受到真心。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用好“领导留言板”等线上阵地,云端反馈“问效于民”,在线上,跟群众多一些“云见面”的“聊一聊”,不断畅通从“指尖”到“心间”的信息传递,让群众的问题得到了更好更快解决,用好“领导留言板”等民评“反馈单”,通过群众的服务“打分表”,对群众不满意的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在线下,对“我为群众办实事”进行“微整改”,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持续性,真正做到与群众评价“同向共进”。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