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守护“一老一小” 绘就孝义“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既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山西省吕梁孝义市坚持党建引领,出台《关于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水平的若干措施》,积极探索“老少融合”服务新模式,构建起“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暖邻生活圈,以暖心举措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着墨“一老”新答卷

近年来,孝义市坚持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构建“1+6+N”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统筹整合社区医院、农村养老院、护理院职能,蹚出了医养结合的新路子。

“兜底式”顶层优化,织密发展要素“保障网”。孝义市注重政策扶持导向作用,先后出台《孝义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孝义市2023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孝义市社区食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水平的若干措施》等,构建多元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制定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3项,主要涵盖保障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保障、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其中有针对性地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有8项。

“整合式”规划布局,构建养老服务“便民圈”。孝义市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发展规划、城市更新行动等发展布局,按照相应国家标准规范,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验收,实现养老服务与城市发展、人口发展有机融合。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个,城镇社区幸福养老工程4个,农村日间照料中心139个,幸福小院27个,让广大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样化、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充分考虑老年人口密度、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等因素,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建成社区食堂12家、日间照料助餐点100家,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暖心饭。

“安养式”专业保障,拓展多元服务“综合体”。孝义市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坚持一户一案、一人一策的改造原则,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户、低保户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中符合条件的老人给予最急需的居家适老化改造,2023年累计完成改造600余户。此外,积极探索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服务衔接。中阳楼敬老院与中阳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两套牌子、一套人马”两院一体的管理模式,设立医养结合病区,被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国家级医养结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156个家庭医生团队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加快打通居家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养老服务模式让孝义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实现良性融合发展,随着养老服务领域“实招”“硬招”不断落地,让暖心服务“近在咫尺”。

绘彩“一小”新图景

孝义市作为山西省教育厅中小学校长、教师组团式、捆绑式交流轮岗试点县市区,按照“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实现共赢”的思路,全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有效破除城乡学校间、城区校际间学校发展上的融通壁垒。

“造血式”优化模式,打造教育发展“强引擎”。一年来,全市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先后组织内部教研活动120余次、专家讲座60余场、同课异构15余次、网络备课20余次、班主任经验交流10余次,探索出一条共同体内部全领域覆盖、全过程培育、全方位结对交流新路径,取得“支援一所、示范一片”成效,加速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蜕变,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小学校长教师组团式、捆绑式交流轮岗的经验和典型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了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起来,孝义市聚焦9大学科17种类型,对学科教师严重超额的20所中小学343个班1877名教职工开展大摸底,精准掌握不同学校同一学科之间需求,对学科教师的配置情况做到底清数明;下发《孝义市教育体育局关于教师交流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交流程序稳妥实施。教师选聘、培训名额适度向农村教师倾斜,为乡镇学校公开招聘教师60名;根据距离城区远近为交流到农村的教师发放790元—1040元不等的乡镇补贴;先后组建38个帮扶团组,选派137名青年教师跟岗学习、47名骨干教师蹲校指导,全面提升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综合素质。

“个性化”聚焦需求,托育服务“新升级”。孝义市大力推进托育设施建设,“1+N”托育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托育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建成公办示范性综合托育机构,在社区、医院、学校等开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或小微托育服务站,成功创建省级托育服务示范机构1个,民营托育机构17个。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青少年之家,开展“不负‘暑’托 安心一‘夏’”等教育活动,打通关爱“一小”的“最后一米”。打造“个性化”服务品牌,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将服务与需求紧密结合,开展阅读、手工、心理健康、公益课堂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安全教育为重点,围绕交通安全、防溺水、应急逃生等多个方面常态化开展儿童安全知识讲座、进行实际演练,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应急处置、逃生自救能力。

如今,孝义上下正加速“奔跑”,持续推动机制更灵活、管理更公平、布局更合理、师资更均衡,全力推动教育资源共同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加码”。(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