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文化数字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和价值意蕴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要依靠高质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满足全体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为文化和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数字化有助于我国文化高质量发展,让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实现以文化数字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必要分析文化数字化的发展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存在困境,从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提升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和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思考可行的路径,总结文化数字化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精神富裕 文化数字化 协同发展 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D64/G1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23.011

【作者简介】樊建武,西安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论文有《基于自然的育化:道家无为而圣与逍遥以游》《“五正”治世下的“九道”之学——〈鹖冠子〉教育思想管窥》《契合、裂变与聚能:自媒体生态下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李晓佩,西安科技大学“三全育人”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不可或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数字出版、数字影音、游戏动漫和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发展方面,数字技术应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形成了文化数字化新样态,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促进了更加高效覆盖的文化传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文化数字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把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为激发文化新活力提供了遵循和导向,有助于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精神生活的影响

技术进步促进文化发展和数字化深度融合。一方面,数字中国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新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2]数字经济的强劲发展已经成为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文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另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促进文化数字化发展。当前,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球领先,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应用加速推进,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在文化产品的传播途径和呈现方式上不断创新,各类博物馆云游、非遗展示、文物修复、主题直播、短视频创作、沉浸式演出体验等为数字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以互联网服务、文化、娱乐和游戏数字内容、智能文化终端为主的文化新业态承载着越来越大的产业比重,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和体验不再受限于固定的载体,数字为文化发展注入强大生命力,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方式趋向多样化,文化体验显著增加,精神生活的数字化向度更加明显。

文化数字化催生的新业态改变了精神生活方式。一方面,技术创新改变了文化产品的呈现形式和消费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渠道的显著变化,数字技术和文化领域的融合更为深入和普遍,以多元化文化发展的模式满足公众体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作为文明传承和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阅读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字阅读作为数字和文化结合的一个窗口,已形成用户规模扩张的态势,数字化的运用使得书籍更易于传播和获取,在提升全民文化素养的同时也激发了消费潜力,形成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数字出版的发展、内容平台的丰富、阅读体验的提升、文化业态的整合,共同促成了数字阅读市场的持续繁荣。

另一方面,数字化的发展丰富了文化互动方式。随着各种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文化数字化内容变得易于获取,人们利用虚拟身份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参与精神活动。网络空间的文化形态成为现实世界文化形态的延伸,文化数字化突破了传统线下参与文化活动的方式,打破了时空局限,VR、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创造了丰富的虚实结合的文化体验产品,促进了精神生活场景的变化。数字游戏、在线教育和数字电视节目涌现,富含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底蕴的节目叠加具有科技美感的舞台技术,营造了沉浸式实景体验,使观众获得立体视觉享受和交互体验,增加了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收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公共文化数字化提升服务效能。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强调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明确了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在未来国家发展中的定位。推进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要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3]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不同种类的文化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综合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着历史变迁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生动体现,对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充分利用是再创作数字文化产品的基础,能够为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提供支撑,人们可以从丰富的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爱国情怀和培育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线上线下齐发力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文化基础设施是构建公共文化的重要支撑,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水平,各类文化场馆、综合文化空间、公共阅读空间等设施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加快数字化升级;线上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持续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发展促进了文化资源共享,拓宽了人民群众参与精神生活的渠道。我国文化和旅游部建设了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打造全功能云服务,汇聚各种形式的文化节目,链接各省图书馆资源,集艺术普及和公共服务于一体。各地也结合区域特色建设了地方数字文化平台,共同推动构建公共文化云服务体系。数字技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结合促进了文旅模式和文化教育模式的广泛应用,现代科技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文化旅游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创新的互动方式和呈现方式让人民群众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化数字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是优质文化数字化产品供给不足。一方面,数字平台的开放性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互联网的深度普及和网络用户的大规模增加使全社会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迅速提高,数字终端设施和数字支付已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智媒的兴起使创作渠道更加开放多元,公众可以借助虚拟身份平等地发布内容,然而,由于内容创作者技能和经验的差异,导致数字文化的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例如,一些内容发布者为了吸引流量,将严肃历史事实歪曲改编成网络小说和短剧,以历史深度研究的名义对革命英烈和民族英雄进行污名化的内容时有出现,由此助推了历史虚无主义,造成了对社会主义文化结构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浅表化的浏览习惯导致思维方式改变。人们对网络的深度使用已经成为常态,不以获取信息为目的,机械化地浏览内容容易导致网络沉迷,对数字内容质量的敏感度下降,引发深度思考习惯缺失问题。一些摆拍炒作、煽动性的热点消息和未经核实的数字内容的裂变传播,常以事后反转的方式误导公众认知,造成公共议题的信任危机。数字文化还易引发用户的强烈情感波动体验,导致情感阈值不断攀升,精神生活趋向庸俗化和猎奇性。碎片化的浏览方式和不加思考批判的思维习惯助推了一些负面的数字文化内容以更隐蔽的方式渗透进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利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增强文化自信。

二是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不均衡。一方面,我国文化数字化的发展程度存在地区分层现象。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我国的文化产业基本聚集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域之间差距较大,中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和东部地区之间存在差距。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越强的区域,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聚集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不均衡,数字壁垒较高。

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文化数字化发展不平衡。农村的数字化程度关乎我国文化数字化的总体质量,农村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根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以及社会价值。由于农村地形条件相较于城镇更为复杂,人口分布较不集中,导致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较大,设施维护和更新等都和城镇有一定差距,阻碍了乡村的数字化水平。目前,我国对广袤农村蕴含的精神内涵挖掘不够全面,农村文化和数字化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文化的活力有待增强,很多极富文化价值的本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程度有待提高,文化资源有待转化为直接可供消费的数字化文化产品。

三是数字化平台的技术困境。一方面,算法机制精准推送容易加剧个体精神空虚。大数据和数字平台的算法机制依据用户的喜好精准推送内容,造成了用户和内容创作者的信息面收窄等困境。算法的基础设计逻辑是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内容需求,迎合用户的内容习惯并精准地推荐同质化的内容,实现用户、内容、平台的密切互动。从平台创作的总体内容量上看,数字化文化内容的总量比传统形式的文化内容的总量大幅增加,但是由于数字平台依赖算法的同质化推送,用户只能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相同类型的内容,逐渐形成“信息茧房”。算法和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以占据更多时间为目的,持续不断地对用户产生刺激,使其表面上看起来得到了愉悦体验,实质上加剧了个体的精神空虚。能够增加用户黏性的数字内容通过批量生产,加以夸张表述,使用户在短暂的感官刺激带来的精神愉悦中不断沉迷,精神生活趋向荒芜。

另一方面,传播载体的改变造成了泛娱乐化现象。数字平台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获取信息的密度和效率相对较低,弱化了用户的深度思考,再加上传统的文化内容生产主体由纸媒向智媒迁移,内容以数字平台为中心传播,创作方式和传播载体的改变造成了泛娱乐化现象。从传播介质来看,手机终端集视频播放、图像播放和电子书于一体,当获取文化内容的载体和娱乐社交属性的载体融为一体,视听感官的享乐往往会挤占严肃深刻的文化内容,文化内容的严肃性和厚重性将被媒体的碎片化、娱乐化传播方式部分消解。

文化数字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

促进优质文化产品和数字化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加快技术变革,推动精神生活方式多元化。文化产品的质量决定了文化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只有坚持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主线,才能够实现文化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由于互联网用户的大规模增加和手机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从对文化内容的被动观看方式转变为主动挑选感兴趣的内容,因此关注到更多的文化现象,有了更多的文化体验,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例如数字交互考古挖掘节目中运用多种科技方式,以数字化和考古挖掘融合的文化内容,促进人民群众建立对中华文明厚重历史的立体感知,顺应技术手段变革的高质量文化产品,以精美的呈现方式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生产种类丰富的数字文化内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随着我国文化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数字平台的内容形式以音乐、视频、小说、短剧和直播等为主,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拓展丰富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由于不同年龄群体的数字素养各异,要根据不同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心理发展水平、消费特点和文化偏好等特点进行需求和行为分析,创作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以达到供需平衡,使各个群体都能够在数字空间中拥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园地,以海量的、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

创新多方主体协同发展模式。一方面,促进文化产业和公共数字文化的协同发展。文化数字化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治理、文化等领域,需要加强文化机构与企业、产业之间的交流合作,覆盖计算机、通信、信息管理、社会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促进跨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建立融学科、技术、文化与产业为一体的协同发展体系。统筹应用先进技术,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数字资源的延伸,增加数字内容的供给,实现文化新内容、新体验、新场景向基层的辐射,以数字化推动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力求缩小数字鸿沟。增强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合作实践,深入推进“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试点的发展,丰富文化艺术获取方式、欣赏方式、接受方式,破解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补齐文化发展中的短板,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从而丰富全体人民的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要以合作共建模式共同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以数字资源开发为基础,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同发展,完善数字文化体系和治理机制,鼓励和支持文化事业和数字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平台建设,探索多种协同发展模式。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让文化数字化产业的红利辐射面更广,使人民群众既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产品,也能够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补齐基层文化建设短板,提升文化服务的便利性,以文化产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以数字化技术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范围,让基层群众广泛享有精神生活。

健全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一方面,应加快完善基层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物质载体和硬件支撑,我国文化数字化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弥合差距,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建设水平。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四部门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要求以信息化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农业强国提供坚实支撑。[4]要加快5G网络的普及与千兆光网向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延伸,优化实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提升高新视听文化内容的基础供给能力。健全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不仅能为文化数字化发展提供现实基础、推进文化建设,更是缩小数字鸿沟、提升基层群众的信息化水平、推动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

另一方面,应增加文化数字化的体验场景建设。依托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化场馆缺乏但是文化资源丰富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促进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数字化均衡发展。创新数字电视、数字投影等终端运用方式,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开发相应的文化节目,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畅通文化数字化的线上和线下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以多部门和企业共建模式,有效地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促进数字技术和不同文化资源的有效结合,在文化场馆薄弱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地建设场馆或沉浸式体验基地。例如,建造在湘西德夯苗寨大峡谷中的剧场以山崖为天幕、以传统苗寨楼体为舞台的演出剧目《德夯幻境》将民族特色与光影表演、体感交互和数字技术叠加,深入挖掘湘西抗战时期丰富的历史文化,让观众感受到湘西人民在抗战中所表现出的不屈精神,有助于厚植其爱国主义情怀。

文化数字化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一方面,应以数字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在通过文化产品构建个体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将形成合力,最终汇聚成民族凝聚力,文化数字化因其便捷性和传播速度,能够有力推动个体和民族精神力量的统一。个体的文化素质会影响整体,而一个民族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文化积淀,最终要体现和表现在个体的素质上。[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在数字化条件下的变化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其数字化特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丰富其内涵,以多种呈现形式涵养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数字化发展的精神支撑。由于数字技术的开放性特点,人民群众在利用数字化平台获取到更多文化内容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多种外来文化,文化数字化的便捷传播也会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6]中华民族应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数字化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优秀外来文化兼容并包,同时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提高优秀文化内容的转化率和吸收率,以文化自觉抵御低俗文化和不良外来文化的冲击,凝心聚力,树立文化自信,为全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一方面,应以数字化手段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毛泽东同志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7]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这一价值立场将为文化和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价值认同和思想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的文化产品和资源整合可以提高人民群众获取文化产品的便利程度,使其不受限于载体和时间空间的限制。依托数字化手段实现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有助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文化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享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权益,从而推动我国文化发展更加均衡、公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应借助数字化力量全面提升人民审美旨趣。数字化技术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技术条件和传播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内生动力被不断挖掘,其蕴含的审美情趣和智慧魅力以新的形式展现传播,文化的内涵被不断弘扬。当前数字化平台已成为影响公众文化品位的重要载体,算法机制推送的各种非主流文化、消极文化时常泛起,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发展,更需要能够引领人民审美旨趣的文化产品。中华文化中蕴含大量积极的审美价值,利用数字技术深入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旨趣,抵御功利化和媚俗化倾向,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精神境界的提升,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以数字化传播方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文化产品出海。在我国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文化叙事的范式和场景已发生了显著变革,文化数字化因其便利性更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要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势创造出更多适合海外市场的文化新形态产品。例如,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自从发行以来,在Steam平台上销量超过2200万份,收入超过11亿美元,成为科技与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以高质量的视觉艺术和沉浸式游戏体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行数字化呈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青年群体情感和价值的深度共鸣。此外,还应运用数字化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我国的文化实力,以我国TikTok(抖音海外版)、起点国际、米哈游、SHEIN为代表的国际传播数字平台分别凭借短视频、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和电子商务等在世界范围内助力中国文化传播,在增加用户规模和扩大传播效果方面显现优势。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调整国际传播策略。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先发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文化霸权。例如,美国通过电影动画和音乐等向全世界长期输出意识形态,世界各地人们在观看好莱坞电影过程中受到美国价值观影响。有鉴于此,我们要以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不断推动各种类型的文化节目对外传播,深入了解海外用户的喜好变化,调整平台运营策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国际交流中传播数字化内容,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认识,让世界不断感受中国文化魅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注释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日报》,2021年3月13日,第1版。

[3]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01页。

[4]《四部门印发〈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人民日报》,2024年5月16日,第6版。

[5]陈先达:《论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6]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12期。

[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

The Path and Value Implication of Cultural Digitization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Fan Jianwu Li Xiaopei

Abstract: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depends on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meet the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spiritual needs of all people. The rapid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digitalisation, and cultural digitalis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e, so that the result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can benefit all the people and enhance the spiritual strength of the people. To further achieve the goal of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through cultural digit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challenges of cultural digitization in meeting people's cultural needs and facilitat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consider feasible paths from aspects such as innovating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odels, enhancing the supply of high-quality cultural products, an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infrastructure, and summarize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cultural digitization.

Keywords: spiritual prosperity, cultural digitalis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mmon prosperity

责 编/韩 拓 美 编/周群英

[责任编辑:韩 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