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激励干部在现代化建设中担当作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坚持在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在干部选育管用工作中大力推进,以更大力度推动干部愿担当、善担当、敢担当。

一是抓思想、强引领,激活主动担当的动力源。坚持主体班次必单章培训、专题培训必深入解读、最新精神必跟进学习,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力弘扬激情奋斗、创新争先、务实担当的新时代通州干部精神特质,回顾挖掘家纺、建筑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创业史、奋斗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政绩观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课”,在制定方案时重点部署、设置课程时重点安排,引导广大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科学作为,在守牢底线前提下积极作为。

二是抓选用、强导向,选拔实干担当的好干部。坚持“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把选好人、用对人作为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通过打擂亮相“比”、大战大考“赛”、察深识准“考”等方式,旗帜鲜明选拔实干担当的干部。开展干部担当力一线考察,探索“看、谈、评、跟”近距离考察法,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地考实干部。科学推动干部“下”,建立负面情形预警机制,及时将精神不振、状态不佳的干部纳入“重点研判对象名单”,全程监测纪实履职适岗情况,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坚决果断调整。

三是抓考核、强奖惩,用好促进担当的指挥棒。突出考大事、考实事、考硬事,优化完善综合考核体系,以可操作、可衡量、可检验的具体要求,引导部门和干部精准制导、集中发力。以全省扩大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为契机,优化党建和高质量发展“双考合一”模式,探索组织绩效、个人绩效“双轨管理、并轨考评”,推动综合考核减负增效,为基层干部办实事、解难题留足精力和时间。探索设置干部“担当指数”,通过从“数量看压力、分值看难度、位次看成效”,做到既奖“全能冠军”也奖“单项冠军”,既奖“一直领先”也奖“进步最快”。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坚持“首位激励、末位鞭策”,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推动干部自觉对标先进、加压奋进。

四是抓机制、强关爱,构建激励担当的好氛围。针对激励手段综合运用不够、干部获得感不强等难题,专题提交区委常委会区委研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系统激发干部“愿为”内生动力。打破隐形“天花板”,开辟定期、择优、专项等多层次晋升渠道,每年拿出不少于50个统筹职数专门用于担当作为干部晋升,让职务提拔的“强激励”和职级晋升的“长激励”形成叠加效应。突出因功施奖、奖当其时,对在推进落实重点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及时给予奖励,形成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超有目标的浓厚氛围。建立纪检、组织、政法、信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线索处置研判、容错澄清会商、诬告陷害联办、“微问题”提醒督办等联动机制,解决容错免责推进机制不畅不好容、惯性依赖问责不愿容、程序缺乏操作性不会容等问题。建立关心关爱基层干部重点事项推进机制,每年组织百名考核优秀干部参加健康休养,为信访、城管、市监等一线干部提供心理疏导调适服务,在政策范围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传递组织温暖。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