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关于新时期项目招商机制的建议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作为“首位工程”,建立健全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工作机制,打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建设难点堵点问题,加快推进招商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形成了闭环管理抓项目推进的良好格局。

优化体系,提升招引质效。围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八条重点产业链,制定《关于高质高效推进 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机制改革,做实做优“8+4”产业链和驻外专班精准招商,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源泉”。全链条集成靶向招引。聚焦“8+4”产业和发展定位,编制《铜官区2024年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按照“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的工作思路,明确招商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外出招商153批次366天,拜访机构411家;接待来铜企业和机构395家。全系统联动齐抓共促。构建完善“区级领导带头招、行业部门主体招、产业链专班联动招”工作体系,领导干部落实项目包抓服务机制,做好项目谋划、带队招商、对接洽谈,为项目量身制定要素保障、合作方式、洽谈进度等信息清单,实行挂图作战,促进招商项目顺利落地。全流程清单动态管理。建立“谋划储备清单、签约落地清单、投产投用清单、入规纳统清单”四张清单,推进任务清单化管理,把工作细化形成任务、责任、问题、举措,构建清晰的责任链条和严密的工作流程,定期通报项目进展,亮比评、找差距、促提升。截至目前,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3个、总投资260.3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6个,总投资203.54亿元,开工率72.5%,纳统项目46个,纳统率69.7%。

强化保障,加快项目转化。高规格包保服务,确保项目落地转化“全覆盖”。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项目、管投资、管发展,推深做实“星期六会商”“一项目一专班”“领导包保 干部领办”等工作机制,强化闭环管理、跟踪督办。拧紧项目攻坚责任链条,落实好领导包保责任、主管部门牵头责任、载体单位承载责任、产业链成员行业责任,在项目落地转化上求突破。高效率部门会商,打通项目落地转化“全周期”。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围着产业转”的鲜明导向,持续发挥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大项目跟踪协调、服务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全力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向项目集聚。部门联动、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做实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闭环管理。高频次重点调度,构筑项目落地转化“硬支撑”。以月度为攻坚时限,每月通报项目攻坚情况,区领导定期调度,就项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紧盯时间节点和序时进度,对未能完成攻坚目标的招商项目进行督查。自5月份以来,召开6次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转化攻坚调度会,开工率由35.9%提升至74.7%,纳统率由32.9%提升至80%。

健全机制,探索招引机制。一是明确由科技局牵头,通过创新链布局,赋能产业链发展,汇编国家、省市区出台的科技扶持企业政策,从而实现政策支撑要素快速集聚。组建全区科技招商联盟,作为全区创新集群资源引进的协调中心,瞄准八大产业链以及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以全链条思维抓科技项目招引。二是由华实集团牵头,通过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转让现有国有、民营企业部分或全部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另一种模式是通过对外地经营困难但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实现控股,随后整体迁移至本地。三是由招商服务中心牵头,开展招大引强行动。依托展会平台、节庆平台、重点地区等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四是由组织部和招商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在驻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设立招商办事机构,以“链长+专班”招商模式,实行区领导+园区领导的“双链长”制,加强与驻点区域的对接联系,从而更好融入驻点区域产业和经济活动,实现快速精准对接。五是由华实集团和高新控股集团分别牵头负责,将金融资金、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与产业资本融合起来,发挥协同优势,以投行的方式招引企业,培育产业,主要手段有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人才扶持基金、供应链金融、以投代补、平台公司增信等,积极借助银行、证券、保险、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打造联合创投体系,完善基金运作机制,合力破解资金要素制约,强化对重大项目招引的支撑作用。截至目前,铜官区已组建各类基金共10支,总规模67.15亿元,在铜官区已投项目53个,累计实际到位资金29.02亿元。

(作者:杨飞,铜陵市铜官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