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随着“双一流”建设步伐的持续提速,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列为高校的首要职责之一。创新能力不仅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使高校学生顺应未来社会变迁、应对复杂挑战的关键素质。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依托项目驱动,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项目驱动侧重于将学习任务嵌入到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付诸实践。实质上,依托项目驱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任务为中心,融合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内容,确保学生在“发现问题—构思方案—实施操作—优化结果”的循环流程中不断锤炼创新思维,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时,高校可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每学期开学时,学校会在校内发布“项目指南”,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兴趣偏爱选定项目组题,并自行组建团队,随后制定项目申请书和实施方案。期间,学校需确保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持、设备支持,以消除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场地以及资源的制约。

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多元实践平台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加强产教融合与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此策略的核心聚焦于将产业资源、企业需求与高校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创新教育生态。通过实践操作,学校将真实的产业项目融入课堂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参与项目实施、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从而逐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积累丰富的实践体验,提升创新能力。

在实践环节,高校凭借校企协作的机制,构建“实践项目—创新基地—产业实训”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实践平台,从根本上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具体而言,高校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将企业的实际研发项目引入高校,并设置“企业实践周”活动,安排学生深入企业一线,亲身参与到企业的实际项目运作中。期间,学校开设“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课程”,在课程中嵌入企业的典型案例,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授课,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基于真实产业需求的项目任务。此外,学校还高度重视为学生配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指导模式,导师通过定期的线上线下会议,对学生项目进展持续跟踪和反馈,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得到充分保障。

完善导师引领,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通过完善导师引领机制并构建协同育人的框架,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导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者和实践能力的引导者。高校所倡导的协同育人机制强调“多方联动”,即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紧密合作,共同构建了“校内外导师协作、全流程动态指导”的育人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下,能够在学习全过程中获得多方视角的专业指导。期间,导师们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创新沙龙以及项目评审等多种活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创新动态,并提供精准的方向性引导。在导师的全程参与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提升。

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推行了“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科研导师”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这一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校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校内导师,负责规划学生的学习规划及创新项目的选题论证工作。在每学期初期阶段,校内导师会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明确创新实践的具体方向。此外,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引入“企业导师制”,从合作企业中特邀行业专家担任导师,学生可通过线上线下的导师答疑会与企业导师进行深度沟通,以确保项目设计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综上所述,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产教融合实践和导师精心引领等多重策略,高校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系统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理论、实践和综合素养上取得长足进步。为此,在未来的教学办学中,高校仍需紧密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导向,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创新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高质量成长。(作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刘家豪 黄珊妹 郑向菲)

 

本文系2024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 OBE 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024JGB414);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康体梦园”辅导员工作室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