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环节,关乎广大农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近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是我国“千万工程”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性法规,将“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上升为制度成果,也为基层镇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美丽乡村,要发展一批特色亮点产业。产业兴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支撑。要积极建设强村公司,建立健全专项补贴政策,对投身虾稻鳖共养特色种植、养殖的农户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帮助,提升投资回报率;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建立为农服务事项清单和平台运行机制,优先支持农事发展中心、共富产业项目,助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组织专家学者、新农人等专业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帮助提高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服务的品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激发乡村产业的生机与活力。
建设美丽乡村,要打造一个精神文化高地。乡村,不仅是物质生产的田园,更是精神文化的厚土。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精神文化高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精神共富的必然使命。要用好乡村能人的资源宝库和智慧宝库,宣传好乡村能人榜样故事,激励村民见贤思齐、修身正己;要挖掘好优秀传统文化,推出更多大力弘扬围垦精神、发扬孝廉文化的具体举措,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以文化力量凝聚人心、淳化民风;要切实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高品质服务,为特定群体提供定期体检、专项疾病筛查服务,办好老年食堂,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涉老服务人员培训,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传播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组织好文体活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建设美丽乡村,要培养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根本在队伍、关键在人。要建设完善联村干部、驻村书记和新乡村能人参与治理机制,加强村干部培养、使用、管理,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治理能力与创新思维;要保障村干部待遇,激发其工作热情与责任感,将他们发展成为引领乡村发展的“头雁”;要鼓励村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只有坚持科学规划,强化产业支撑、厚植文化底蕴、培育专业人才,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让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成色更足,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 陈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