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学史明理 > 正文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四个自信”

作者:李爱军(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大学基地研究员),邓思(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这种实践勇气来源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为深层的精神动力来源于文化自信。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坚实的道路支撑、更为先进的理论支撑、更为完善的制度支撑和更为主动的文化支撑,蹄疾步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坚定道路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坚实的道路支撑。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西方资产阶级的武器库中遍寻各种主义和思潮等思想武器用于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而不可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代表了当代中国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闯出来”的,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只能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其关键在于照搬照抄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由之路。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自觉生发出道路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坚实的道路支撑。

坚定理论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先进的理论支撑。实践创造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陆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发源、展开、定型和深化发展的,并有其自身的思想内在逻辑,其思想的渊源上可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更为深远地追溯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最新理论成果是深植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辟、发展以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我们党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下所取得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屹立于时代前沿、不断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引擎。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而自觉生发出理论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先进的理论支撑。

坚定制度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支撑。实践催生制度,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过来它又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没有制度,社会便不能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制度活力,并且制度运行平稳、高效、和谐。它不但彻底改变了旧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状态,而且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各方面建设取得成就提供了制度保障。尽管如此,它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因而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实践基础上,我们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完善和创新现有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制度之中,建构其法治体系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法治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彰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自觉生发出制度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支撑。

坚定文化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主动的文化支撑。实践孕育文化,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强盛的重要标志。它是对本国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高度认同和价值自觉,但绝不是文化的盲目自大,更不是文化的自闭自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孕育并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深植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和价值根基。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魂脉”,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脉”,因此我们决不能抛弃“魂脉”和“根脉”。但这绝不意味着要拒斥学习西方,与之相反,还要加大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力度,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价值根基,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动力。我们没有理由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自觉生发出文化自信,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为主动的文化支撑。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