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九项重点任务之一,彰显出我们党深厚的为民情怀。岁末年初,正是做好民生领域工作的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群众所想、所思、所盼,贴民心、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用心用情答好民生“幸福卷”。
用好政绩观这面镜子,照亮为民初心。“政之所要,在乎民心”。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为民造福才是最大的政绩。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关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托住这个底,让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显绩和潜绩,特别是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做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事,守好工人“钱袋子”、鼓起群众“米袋子”、拎稳百姓“菜篮子”。要规划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以“小切口”推动解决“一件事”向“一类事”延伸拓展,让群众从心里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初心和担当。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把准民生脉搏。“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将“大数据”和“铁脚板”充分结合,既“键对键”听民声,又“面对面”访民情,多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的调查研究,真心实意化解群众心里的烦“疙瘩”。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往往牵涉各种利益和矛盾,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解决好的,要拿出“敢啃硬骨头”的勇气,大胆探索、投石问路,缓解“痛点”、打通“堵点”,着力把百姓“心愿单”变成建设“施工单”,“问题清单”变成民生“成效清单”,把民生关怀精准送到群众心坎上。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开好惠民良方。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回应好人民群众的期待,关键在于用好改革这把“金钥匙”,推出更多有温度、见实效的举措,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温度”。民心所盼,改革所向。党员干部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拿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转变为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千家万户。(作者:徐晶 陈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