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基层工作实现精文减会,形式主义整治初见成效,然而弊病非一日之寒,减负也非一日之功,要持续在破无用之功、固减负成效、燃干事激情上下功夫,推动基层减负“不松劲”。
在破无用之功上不松劲。无用之功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必须抱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忧民所忧的诚心,找准病灶下药,才能治顽疾、除沉疴。要善于全面检视,从整体上把握干部队伍种种问题形式,“老毛病”“新问题”一锅端,“显疾”“隐患”一手抓;也要敢于排查起底、认账领责,鼓励直言、诤言,抵制狡辩、诡辩,直面根源立行立改,保证纠治见底见效。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做好基层减负“领头雁”“急先锋”,方可确保整改到位,防止反弹回潮。
在固减负成效上不松劲。对于困扰基层的重负,各地也要主动出谋划策。比如,浙江衢州基层事务“准事准办”改革、上海“一办法两清单”制度等有益尝试,为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各出奇思,把住了真事、实事、正事畅通无阻的准入关,斩断了脏活、烂活、累活层层下压的传导链,帮助基层干部解放手脚、卸下负担。所以说,基层工作虽是个筐,但不能啥都往里装。一方面,要保障真减实减举措,让下级有底气、有勇气拒绝冗务,有时间、有热情服务群众,做到“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另一方面,也要巩固减负成果,让上级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实现上下同心、同题共答、合力共为。
在燃干事激情上不松劲。当前,各地积极开展为基层减负工作,但减负不能影响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要“一手做减法,一手做加法”,在减负、赋能两方面相互促进、协同发力。一方面,要落实责任下沉,推动基层有效承接权责、资源,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导师帮带、比促结合、岗位磨炼等方式,提升基层人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素质,推动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尽职尽责、担当作为。(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 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