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年终述职谨防“报喜不报忧”

面对年终述职这场比学赶超的“期末大考”,有的干部汇报工作时习惯“只报喜不报忧”,这种行为不仅带坏了风气,而且耽误了事业。广大干部要秉持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年终述职时坚决去掉“滤镜”、关掉“美颜”,交出一份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实”卷。

“报喜不报忧”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极个别干部只讲成绩,不讲问题,这不仅会损害了干部队伍形象,还会给上级部门做决策带来风险。年终述职是对一年工作的总体概括,广大干部既要把成果成效拿到“台面”上,准确梳理一年来工作成效,总结工作经验,也要将问题和不足放到“聚光灯”下,实打实、真聚焦,既不夸大、美化事实,也不缩小、回避矛盾,同时拿出行动计划,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报喜不报忧”是无视纪律的表现。少数干部在落实上级部署中抱有侥幸心理,忽视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最终因个人“小不为”给组织公信力和群众利益带来“大损失”。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规矩意识,切实发扬讲真话、做实事的优良传统,借着年终述职的契机,全盘梳理一年来落实上级部署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有忧报忧,有喜报喜,敢于面对真问题、反映真情况。

“报喜不报忧”是不愿担当的表现。“报喜不报忧”看似一时 “风平浪静”,实则为日后的发展埋下诸多隐患。广大干部务必清醒认识,果断摒弃。一方面,要以敏锐的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入基层调研,充分查找工作中的每一处不足,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另一方面,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勇敢直面问题带来的挑战,秉持抓早抓小的原则,绝不让问题有滋生蔓延的机会。针对查摆出的问题,精心细化解决方案,明确每一步的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狠抓担当落实。以踏实肯干的作风,将问题整改进行到底,如此才能防微杜渐,有效防止 “小情况” 日积月累演变成棘手的 “大问题”,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王先州)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