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新余市渝水区:路地合力共为化解涉铁纠纷

前不久,新余市铁路安全保护区内影响司机瞭望和电力线路安全的树木需要清理,铁路部门在渝水区境内施工时,未提前与属地村委及当事人协商,直接砍伐树木导致阻工及经济补偿矛盾纠纷。得知情况后,新余市渝水区护路办组织铁路部门、属地乡镇、村委与当事人商谈,反复通过电话沟通和面对面讲解普及铁路安全知识法规、情理结合,确保既维护村民的合法利益,又保障铁路部门顺利施工,促进路地、路民关系和谐畅通。

今年以来,新余市渝水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利用基层人熟、地熟、事熟等优势,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路、地、警”合力联动,促成问题快速解决。同时,利用村规民约管理,开展家庭季度乡风文明评比,进一步约束规范,保障沿线群众和行车安全。

“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问题,主动担当,依法依规、合理推进,及时与村委及当事人沟通,利于促进路地畅通。”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综治中心副主任、护路办主任敖小清介绍道,“我们扎实推进平安铁路建设,进一步增强铁路护路联防责任感,提升铁路沿线广大群众和中小学生的爱路护路意识。”

矛盾纠纷地域合作联心、路地联动促解。由基层综治中心干部承担护路联防工作任务,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室联动司法、教体、交通等职能部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引导当事人走正当司法程序,通过耐心细致、专业快速调解,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针对涉事人员和地域不一的,召集相关属地乡镇(办)协商解决方案,协同铁路公安解决沿线涉铁治安问题,督促沿线经营业主做守法人,联合开展铁路安全知识宣传和巡逻执勤,保障沿线安全。今年以来,共化解涉铁矛盾7件,消除安全隐患46件。

“我区打造‘宗阿姨调解帮帮团’、廖运根个人命名调解室、‘1+N’模式联动解纷、‘百事通’电访来访平台等一批调解品牌,着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有效发挥职能部门和基层自治作用,促进路地和谐畅通。”新余市渝水区护路办负责人说道。(新余市渝水区护路办)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