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认定名单的公示》,竹溪武陵不夜城凭借独特的街区特色和项目影响力榜上有名。近年来,竹溪县坚持以文塑旅,走出了文旅“差异化”发展新路子。
竹溪县地处鄂西北,位于秦巴腹地,在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心”位置,素有“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国心”之称,有2200多年的建县史,也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原型地。竹溪是传统移民县,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睦相处,形成了包容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竹溪也是庸巴文化的发祥地,有被誉为中国“汉剧之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二黄剧种、“长城之父”关垭夯土古长城、中国地域文化“活化石”向坝原生态民歌,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把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竹溪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凝心聚力,长远谋划,以建设“强富美高”县为目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一幅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推进实施“15315”全域旅游计划,打造“全域景观、诗意田园”中国候鸟旅居县。
如今,竹溪县建成了营盘山、石板河、黄花沟、曾家寨、皇木谷、楠木寨等一批农林旅融合和乡村旅游景区,打造山美、水清、景美新亮点,真正做到“一镇一品,一村一景”,成为周边县市区游客打卡地。在天池垭、岱王沟、八卦山、标湖等林场中打造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建成以县城为龙头、以景区景点为补充、以和美乡村为重点的全域旅游景观,带动主干道路沿线15个乡镇、9个农林场旅游、林业、农业等多种产业发展壮大。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竹溪县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竹溪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准确把握竹溪生态优美、文化厚重的资源优势和毗邻三省交界地带的区位优势,突出秦风楚韵文化精髓内涵,抢占先机,突破“同质化”的发展思路,高质量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项目。武陵不夜城以全国首个沉浸式文旅街区迅速走红,为游客带来了充满国风和烟火气的独特沉浸体验。
竹溪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武陵不夜城为“点”串联起旅游产业的“线”,推动全域文旅融合发展全“面”开花。大型情景剧《芈月出关》、戏曲《武陵梨园情》等相继推出;文旅与生态、康养、农业、科技、体育等多产业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文旅产业结构,充分释放地方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的联动效应。在文旅发展的赛道上,竹溪用“特色”实现新突破,正在“长红”的路上越走越远。(谭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