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权责归位推动为民服务提质增效

村(社区)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最为紧密的桥梁纽带。贵州黔西南州巧妙借鉴“望闻问切”的中医智慧,重构清晰准确的村级权责清单,让村级组织得以“轻装上阵”,使承载“大民生”的村级服务更贴心、基层治理更高效。如此良方,理应值得借鉴。

以“减”促“变”,摒弃大包大揽探索基层治理最优解地方党委应发挥领导作用,联合各职能部门共同商讨,明确村级组织职责的负面清单和不应提供的证明。对于缺乏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的村级事务,以及不应由村级承担的职能,应坚决予以废除。比如,下派处级领导到乡镇(街道)担负特派员,抓住“业务梳理”“社区推动”两条主线,带领业务科室梳理“三清单两目录”以外工作事项,同时在各自所包社区进行“摘牌、净墙、清群”行动。社区专员或社区治理专干用好“业务能手”“沟通桥梁”两个抓手,提高与业务科室、职能部门的沟通效率。 由乡镇(街道)专班通过“分头指导”“专项研究”两种方式,“一对一”与村(社区)结对子,就社工负责工作进行专项研判,划清社区权责“分界线”,明晰社工“责任田”。

以“加”促“巧”,构建服务清单,巧解基层治理“硬骨头”抓实调研工作,真心实意了解群众反映强烈、需求迫切的问题,邀请改革所涉及部门(单位)、专家团队、群众代表等专项研究村级权责清单的制定,对事务清单进行合并、精简,以形成可操作事项清单。比如,开展村(社区)遍访入户,由挂包帮干部带头与社工每月定期对其管片内的居民、单位、商户、街巷、村组、村民全覆盖走访,动态更新基础台账,了解群众困难需求、矛盾纠纷,及时上报解决。在遍访过程中,注重台账收集,建立走访路线图、建好动态信息册、建清问题明细账、建成群众工作法,激发干部担当作为主动性,村(社区)级组织便能依照清单行事,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目标。

”促“融”,建立弹性机制,助推基层治理“增能效”严格实行乡镇(街道)编制“专编专用”,全面清理规范借调人员,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增派干部驻村帮扶。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将村级协助工作经费落实到村,为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将东西部协作、南北部帮扶、以工代赈等项目交由村级组织承接实施,支持产业发展。整合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等政策,制定扶持方案和奖励办法,完善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村集体经济、社区企业经济“回流”。同时,为防止形式主义禁而未绝、改头换面,在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可设立监测点,常态化监测监管减负情况。对乡村全面振兴驻村工作队不敢管、不善管、管不好等难题,可探索实施将州县两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党组织关系、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目标绩效评价权限全部划转至所驻乡镇(街道)村(社区),充分赋予两级党组织管理实权和底气,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真蹲实驻、真帮实扶。

云南蒙自市委组织部 王洁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