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切实把普法工作融入到执法实践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近年来,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宣传教育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了普法与执法的有机融合,有力促进了全局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对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榜上有名。

提高政治站位,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普法工作作出重要论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谋划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践行法治,为全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出了表率。局党组“一班人”通过进行学习研讨,深刻认识到了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执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政治责任感。与此同时,我们坚持做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八五”普法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认真编制并严格落实全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年度普法计划和工作要点,以“钉钉子”精神有条不紊抓落实。局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担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第一议题领学,宪法宣誓领誓,亲自参与法治宣讲;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下属单位各负其责合力抓落实。

紧贴工作实际,真正把“谁执法谁普法”落到实处。作为行政执法机关,我们深知普法与执法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一以贯之地坚持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多管齐下抓落实。一是健全普法工作制度。制定完善了普法工作例会、议事、领导干部学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宣传员等10项制度,以制度保落实。二是制定周密的学法计划。2021年以来,全局领导干部集体学法80多次,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60个学时,形成了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测绘法日”等特殊节点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有效增强了全民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抓好“谁执法谁普法”和“以案释法”案例收集示范。3年来,先后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谁执法谁普法”信息1000余篇、“以案释法”60余篇,起到了良好的样板示范作用,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一致好评。

强化多措并举,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加强立改废释。在全省率先启动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立法工作。二是实行清单化管理。编制了局《主要行政职权目录清单》《主要业务流程及流程图》《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便群众办事。三是制定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先后出台了《邯郸市耕地进出平衡实施细则(试行)》《邯郸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邯郸市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实施细则及技术规范(试行)》等一批可操作性强的文件,为全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创制性工作示范。四是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为推行阳光柔性执法,做到执法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我们分别制定了《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用语指引》《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五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严格公平竞争审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19条、支持企业(项目)高质量发展12条举措,建立简证便民10项制度,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预”证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全省示范,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成效显著;通过推动“互联网+不动产”,“智慧办”、“双预告”登记“一趟办”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企业项目和市民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六是依法推进重点行政事项。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市级、县(市、区)总规顺利获批,“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在全国首个完成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部级备案,解决了重点项目用地难题;成功争取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试点城市。建立国债、省市重点项目保障清单和推进机制,主动对接发改、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保障了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此外,管地与造地双管齐下,全市耕地和永农实有面积双超省定保护目标,全省矿山综合治理和荒山绿化工作现场会、全省非金属露天矿山“横切”式开采暨矿山修复治理现场会在我市圆满召开,河北省委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多次进行宣传报道。普法执法各项工作位居全省前列,被省厅选树为“八五”普法示范点。

下一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为目标,以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工作着力点,努力在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方面作出应有贡献。(作者:邯郸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 涌)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