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数智技术赋能地方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研究

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改变着传统、因循守旧的教学观念,还极大地丰富了先前较为有限的、多数依赖于教材的教学内容,升级优化了教学模式,从而为地方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了全新的空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地方应用型大学更应接轨于国家政策,贴合时代浪潮,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借数智技术之力,对教学模式进行全面优化、改革、升级,以培养出一批兼具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数智时代的产业升级。

一、数智技术赋能地方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在新的历史进程下,全球经济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数智技术作为推动这一转型的核心力量,对地方应用型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数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求具备敢于求变、敢于突破的创新思维,为地方产业升级,实现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同时,地方应用型大学在教育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相对有限是客观事实,若仅依赖传统的本科式教学模式和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时代对创新思维型人才的需求。而数智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整合线上线下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开阔的学习视野及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通过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智能教学平台等数智化教学手段发力,学生既能接触到前沿的知识领域,拓宽学生视野,也能从中获得技术启发,激发创新灵感。

二、数智技术赋能地方应用型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一)智艺精授:基于数智技术“雕琢”教学方法

在数字化时代下,大量先进的数智技术涌入地方大学课堂,为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智艺精授”及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大数据技术持续火热,人工智能算法异军突起,为地方型大学的“个性化”教学打开了局面。学校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深入跟踪、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掌握程度、兴趣偏好等多维度数据,为每个学生精准绘制“学习画像”,再借助智能推荐系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推送符合其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的教学内容、拓展资源,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一刀切” 式教学,全面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均能在“最近发展区”中得到最优发展,为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铺垫。同时,搭建基于云计算的互动式智能教学平台,集成在线课程资源、实时通讯工具、协作编辑软件等多种功能模块,嵌入学习管理板块,为学生打造便捷、高效的线上学习空间,学生只需通过个人终端登录平台,便能随时随地访问课程资料、观看教学视频,展开高效且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此外,通过在线讨论区、小组项目空间等功能模块与教师及同学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这种便捷灵活的线上学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需求,更有益于碎片化学习,同时为学生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场所,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知识共享,其创新思维也会在此过程中得以涌现。

(二)知识盈积:借助数智技术“充盈”教学内容

数智技术环境下,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实现了上传与共享,为充实地方应用型大学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有力支持。聚焦于所建设的数智平台,打造课程资源库,整合涵盖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多个领域在内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打开眼界,为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充分且必要的前提条件。资源库中的课程应融入前端领域,充分体现数智技术的应用进程,引入大数据分析案例、人工智能算法实践、物联网项目开发等多元内容。学生也可以直接登录平台自主选择感兴趣板块,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学者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独到见解,有助于学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创新性学习,获得更为广阔的全球视野,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

(三)智行践悟:数智技术赋能实践教学“驱动”创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学生求变求新的重要途径。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积极建设数智技术创新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设计前端的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实践中激活思维,锻炼创新才能。一方面,打造基于数智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真实的生产环境,为学生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实践训练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展现实践创新才能,尤其是化工、机械专业学生可自主模拟不同的反应条件,观察实验结果并优化实验方案,大幅降低创新成本;另一方面,借助数智技术便捷的信息交互功能,协同校外产业、当地企业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实现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资源整合共享,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大型科研项目,赋予项目相应的学分以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研发的实践环节。通过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在实践中收获“真知”,学生在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将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意和想法。

(作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未来教师学院 黄振中)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广西高校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生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XKS2023ZDB015)】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