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王蕾)12月21日,第十七届东亚实学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该论坛创办于1990年,由中、日、韩三国实学会轮流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来自中、日、韩三国实学界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
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哲学院院长干春松主持开幕式。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经世致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学及其价值”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第十七届东亚实学国际高峰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表示,实学作为一种主张关切现实、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潮体系,生根发芽于东亚各国历史文化土壤中,东亚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实学内涵丰富、路径多元,塑造了独特的现代化模式与文化特色。进一步推动东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续写现代化新篇章,离不开深入研究与传承传统实学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石德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实学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相契合,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进入新时代,要积极推动实学的传承与发展。
韩国实学学会会长、檀国大学教授金文植认为,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引领性的功能价值,并能够为解决现代化课题继续提供方案。中、日、韩三国实学学会通过定期学术交流机制,不断提供了研究者之间合作并共同解决现代问题的契机。日本东亚实学会副会长、爱知大学教授铃木规夫则认为,要重新思考“非西欧社会的近代化”问题。
干春松表示,中、日、韩三国实学有共同的经世理念,也各有内在的理路。基于多元实学的发展展开文化交流,能看到实学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价值观的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不同国家面对不同挑战,在实学倾向上的差异。干春松说,“我们应借鉴日、韩实学研究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路下,探讨历代实学家对于社会治理、文化挑战所进行的思想创造,将中国实学研究推向新阶段。”
在会议分组专题交流环节,该论坛第六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理事会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当选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并主持论坛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