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各中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关于体育的革新正在悄然发生。今年,三台县紧紧围绕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引,在学校体育领域持续发力,激情书写体育发展新篇章,奋力奏响素质教育最强音。
特色项目:多元绽放体育之花
走进三台县校园,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人眼前一亮。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基础上,“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教学改革在这里生根发芽。每所学校都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兴趣,精心挑选了至少2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重点训练和打造,确保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学生们沉浸在运动的快乐当中,进一步增强了身体素质、培养了健全人格、磨砺了坚强意志。
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更是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忠孝小学将德育元素与体育完美融合,编排了“文明礼仪操”;老马学校引入非遗文化“龙狮表演”,让大课间活动趣味盎然;潼川二小结合场地特点,引入竹竿舞、滚铁环、足球打点等体育游戏。目前,全县已有69所中小学、幼儿园成为全国校园体育特色学校及培养基地。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古井小学等5所学校在今年绵阳市举办的第五届大课间展示评比活动中喜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师资建设:打造专业体育师资
学校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三台县大力实施体育人才强基计划,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充实和完善体育教师队伍。2024年,全县新招聘体育教师13名,向第三方购买具有C级、D级足球教练资质的足球专业课程服务人员7名。如今,全县已有专兼职体育教师 576 名,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为全面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县教体局通过校本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和成长空间。今年以来,近700人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县各级体育项目培训,部分教师在省级、市级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七一小学凯江分校教师王海钰参加绵阳市第三届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并荣获绵阳市“五一劳动奖”。
体育活动:经费投入与竞赛体系做实保障
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必要的经费支持是重要保障。在三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教体局积极争取资金,优化和完善体育设备设施,大力推进县体育场提升改造工程,为举办高规格体育赛事创造有利条件。同时,积极推进刘营初中、乐安小学等9所学校运动场地改造项目,加大体育器材添置力度,全县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100%。
完善的竞赛体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在县教体局的指导下,各中小学相继建立了“校内班级赛、校际联赛、片区选拔赛、县级总决赛”的体育竞赛体系,每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师生及家长运动会。今年以来,全县先后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三大球”总决赛、首届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参与学生近5000人,营造了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促进了学生体质全面提升。同时,高质量承办了2024和平精英全国高校总决赛、四川省跆拳道U系列超级联赛、绵阳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等国家、省市级重大赛事,得到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屡获佳绩,三台县中太小学跳绳队在全国跳绳锦标赛“1分钟长绳10人集体跳”项目中勇夺第三名,三台县幼儿园代表队在“奔跑吧,少年”2024 年四川省第七届幼儿体育大会(啦啦操)活动中荣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人才培养:拓宽渠道优化平台
三台县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体育发展空间。9月14日,县政府与省足球管理中心、省足球协会签订《足球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县教体局与四川女子足球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在更新足球理念、提供专业指导和丰富赛事资源等方面有了更强大支撑。随着与省级相关部门、职业俱乐部的深入合作,县教体局出台了《三台县青少年足球梯队管理办法》,在七一小学、三台一中、三台中学组建足球特长班,配备专业教练团队,健全升学衔接机制,为全县优秀足球苗子在各阶段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和训练环境。(谭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