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的竞争,本质上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史看,创新型国家均适时打造了与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创新生态。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导。
2024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作出重要工作部署。中央企业是国家创新链条的关键枢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需要着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为中央企业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一、准确认识创新生态的内涵特征
创新生态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包含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众多类型的参与主体,这些主体在创新生态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在创新链条中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通过相互间的紧密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以及协同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氛围和环境。
创新生态的特征表现为开放性、多样性、动态性与协同性的深度融合。创新生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伴随着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主体、技术和资源,并在创新活动中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共生的创新主体纽带联系,以此保持创新效率,维持生态活力和竞争力。
创新生态本质上是一种“软实力”。良好的创新生态能够提供创新发展动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促进创新要素协同共生、整合创新资源禀赋、平衡创新利益分配,提升创新整体效能。高水平创新生态离不开系统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综合实力体现。
二、深刻理解高水平创新生态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有助于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可以跨领域、跨主体、跨地域集聚创新要素,打破创新要素流通壁垒,畅通创新要素在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共享渠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加速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在全球研发投入增速放缓的大趋势下,更是需要借助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的双重作用,促进各类先进优质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领域倾斜,实现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全要素一体化配置,提高创新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
有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非一蹴而就,跨越“死亡之谷”和“达尔文之海”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周期缩短、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等新特点和新趋势,迫切需要依托创新生态牵引“政、产、学、研、金、服、用”多元主体在市场导向下同向发力,形成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产业化水平。
有助于激发科研主体活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应充分考虑创新风险、培育周期等因素。依托创新生态系统,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人员等广大科研主体可有效解决研发成本、创新风险、技术交流、人才引用等多方面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科研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创新潜力,不断攀越科学高峰。
三、牢牢把握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
会议提出,要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我们应当牢牢把握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从平台构建、机制优化、人才培育三方面发力。
建强平台载体。积极融入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打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广泛参与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突破国企、私企、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藩篱和边界,破除“创新孤岛”,打通成果转化“梗阻”,拆掉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整合生产、教育、科研等优势资源,协调上、中、下游创新关键环节,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验证平台,鼓励中央企业基于特色场景建立大规模中试基地,引导和支持中央企业加大中试环节和中试基地建设的预算投入,强化技术熟化、工程化放大、可靠性验证等能力,真正贯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依托创新生态平台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合作,加强技术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强化中央企业创新平台力量。基于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资源要素配置,统筹部署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创新生态中更好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完善治理机制。建立完善创新生态主体深度融合机制,打破以往只关注各自主体利益诉求的传统合作格局,完善目标牵引机制、能力复用机制、要素共投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实现各类创新生态主体从基于各自主体利益诉求的“自转”向基于生态价值共创的“公转”转变。建立健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对接联系合作机制,加大产业链供应链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吸引多种所有制参与国资央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生态,以多种形式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引导中央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通过国际开放交流合作引进吸收、成就更先进的技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国货出圈到国牌出海转型,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新动能,避免“脱钩断链”和与新一轮产业革命前沿脱轨。
加快人才培育。构建“创新驱动”的人才需求分析机制,促进战略目标、创新需求与人才发展的紧密耦合,强化人才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增强人才工作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优化高端科技人才培育机制,针对科技创新、工程技术攻关等领域专家中的高潜人才,对标国内外一流人才,优化成长发展路径,落实科研任务、研究经费、团队支撑、访学研修、学术交流等措施,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人才梯队建设,以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各级专家为核心,培养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以职业生涯分阶段选拔和培养项目为依托,提升工程师队伍能力和活力;以人才发展专项工程为载体,大力培育重点领域和紧缺专业人才。丰富产教融合形式,落实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任务,实施工程硕博士专项招生、联合培养项目,研究探索学制共建、工学交替、师资共享、平台共用等校企合作形式,将行业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实践有机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