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基层党建 > 正文

定南县:“三联三定”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定南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方法,大胆实践,推出“三联三定”工作机制,“三联”即镇(城市社区)党(工)委与流动党支部结对联建、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联管、流出地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三定”即定工作职责、定管理内容、定运行机制,切实推动流动党员管理质效齐升。

严密组织体系,确保流动党员“流有所管”。定南县通过镇(城市社区)党(工)委与流动党支部结对联建、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联管、流出地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网络。依托在外商会、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在北京、广州、深圳等流动党员集中地成立10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由8个镇(城市社区)党(工)委与流动党支部结对联建,并选派1—2名党建指导员、专兼职党务干部,常态化开展实地共建活动,覆盖流出党员570余名,及时了解流动党员诉求,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建立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推行“1+N”双向联系机制,推动流出地党组织每名支委委员结对联系3—5名流动党员,落实流入地、流出地党组织齐抓共管责任,实行信息双向联通、教育双向联抓、管理双向联动,推动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向“两地管、双落实”转变。

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流动党员“流有所向”。通过定工作职责、定管理内容、定运行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流有所向”。明确职责清单。落实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明确流出地、流入地、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动党员4个主体管理职责,列出管理工作事项和具体要求18项,通过明确各主体职责,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健全运行机制。各相关党(工)委各明确1—2名干部专门从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协调社会各方为结对联系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活动提供支持,加强经费保障,支持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活动。丰富活动载体。采取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组织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流动党员信息广、思路宽、人脉多等优势,开展为家乡建言献策、牵线搭桥活动10余次,引导流动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助力家乡发展。

鲜明激励导向,确保流动党员“流有所为”。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流动党员“流有所为”。强化干事激励。将开展流动党员管理情况以及开展结对共建情况纳入年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将流动党员党支部反馈的流动党员学习、工作和现实表现情况作为年底民主评议党员参考依据,激发各党(工)委和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强化荣誉奖励。协调流入地给予定南籍流动党员与本地党员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广泛吸收流动党员参加党员代表会议和社会活动,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流动党员按规定程序推荐为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代表或委员人选,增强流动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强化政治鼓励。对有情怀、有能力、有口碑,能带领群众致富、参与家乡建设的优秀流动党员,通过选拔任用后备干部、培养帮带等方式逐步培养为村干部,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2023年以来,已吸纳30名流动党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14名优秀流动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中共定南县委组织部 叶超)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