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把农业大国建设成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转和优化配置,在提高农民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通过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技术,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通过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集约化和工业化 绿色循环技术 数字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新质生产力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其一,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形成高科技的生产力;其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形成高效能的生产力;其三,以新供给与新需求高水平动态平衡为落脚点,形成高质量的生产力。本文分析我国农业传统生产力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农业集约化、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技术等培育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仅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生产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这一进程,可以有效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缓解农村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户均土地规模较小,是制约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对农业生产而言,土地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户均耕地规模较小。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农村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约2.1亿农户,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亩。世界银行将户均耕地低于2公顷(30亩)的定义为小农。由此可知,户均土地规模较小,在较长时间内制约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于工业化。目前,我国处在传统工业化的中后期(以三次产业标准)和新型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以数智化、绿色化为标准)。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虽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
我国农业领域传统生产力的提升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从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角度来说,首要任务是解决农地矛盾。一方面,要通过工业化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从而通过农地流转集中,使务农专业户的土地逐步达到规模经营的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自愿退出或转让所承包的农地,使务农专业户能够获得流转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政策,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目前我国仍有约1.7亿进城农民工和随迁家属尚未在城镇落户,有序推进这部分人群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为此,一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在城镇化率较低且农村人口规模较大的地区,依托各地产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同质低效产业园区整合升级,集中资源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业园区。
只有通过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才能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完成就业的转变;而通过城市化,才能使农业转移人口完成身份的转变。只有当户均土地达到规模经济水平,才能缩小农业劳动生产力与工业劳动生产力之间的差距,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推进农业集约化、工业化发展
传统农业主要依靠人力耕种,灌溉方式多以传统为主,水资源浪费较大;种植模式主要是广种薄收、轮作休耕,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农民个体经营。而现代农业采用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并引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机械化作业显著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提高了劳动力利用效率;同时,现代农业重视精细种植,即注重品种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发展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力,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工业化;要抓住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转型的机遇期,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推动农业耕种从传统的平面种植向差异化、立体化应用、工厂化生产、网络化经营和智能化管理转变。比如,农业生产受环境温度、土壤、水分、肥料、大气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光周期、环境温度是南北农业生产差异的关键。随着生物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对影响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的光周期、温度、土壤、水分、肥料等影响因子的数据收集,农业产业能够建立多品种、多场景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形成多项可复制迭代的技术,为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集约化、工业化。当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利用风光电储等技术已实现全天光照利用。例如,储能与地热耦合技术能在特定空间、规定时间内调节温度和湿度;工业捕集的中高浓度二氧化碳可实现智能供给、微正压操作及连锁控制。此外,现代科技能够根据农作物特性,智能调节温度、湿度、光频率、光强度及营养因子等,实现智能工厂化生产。基因工程的运用则进一步改良了农作物,使其更适应工厂化生产环境。
一是可以采用草酰胺等高效缓释肥料、黄腐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水肥一体化等分类施肥方式,配合采摘机器人、收割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并集成互联网供销等技术,实现农业定单式生产,拓展农业工厂化运行环境和范围,提高农产品品质,向综合效益不低于常规工业企业的目标行进。二是推进养殖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进养殖饲料结构,发展种植菌草、牧草、芦竹等,解决“人畜争粮”问题,增加副食品中肉蛋奶的比例,实现食物产量的二次增长。三是加强养殖废水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农业用水。同时回收利用副产的甲烷气体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酵固形物还能作为有机肥还田。四是促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秸秆作为生物质产业的优质原料,其内含的五碳糖、六碳糖等复合型糖经转化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五是推广差异化、立体化种植模式。以沈阳市为例,通过可控光源、地热利用、高效肥料、生物激素等新技术赋能,理论上可实现全年无休的工厂化生产,年产量是传统农业的15倍以上。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技术
现代农业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未来,科技创新将形成新质生产力,有望使农业通过“碳中和”所获得的收益大幅超出当前农业收益的预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一些危机。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我国化肥用量增加了约6倍,化肥的综合利用率仅为40%左右,土地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粮食大幅增产难度增加,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可以说,我国农业不仅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还肩负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新任务。
固碳并循环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策略之一。目前“碳中和”的探索重点主要集中在通过技术进步、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以及增加非碳能源(绿电、核能)比重进行替代。这主要是从原料端和排放端来探讨减排途径。未来要实现“碳中和”目标,还需在固碳端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手段,把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合理回收利用,其中固碳并循环利用是核心环节。
固碳,也被称为碳封存,是指增加除大气之外碳库中碳含量的措施。目前,固碳主要有物理固碳、生物固碳两种方式。物理固碳涉及将二氧化碳长期储存在开采过的油气井、煤层和深海中;生物固碳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然而,固碳并不等同于储碳,因为许多有机碳会快速降解。因此,做好固碳后的储碳研究工作,防止暂时或短期固定的碳再释放回大气环境,亦是固碳工作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碳足迹”的减少需要在一定时间和物理空间内作为整体进行考量,才能找到“碳中和”方案的最优解。比如,解决种植和养殖问题需要与生产和制造等协同,环境温度调节需要电力生产与存储等协同。这就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作为,通过调整政策、打破行业壁垒,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统一布局要素资源,通盘考虑技术迭代和产业融合,最终实现“碳足迹”的显著降低乃至归零。
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技术是通往“碳中和”的必由之路。由于过度使用肥料及农药,以及植物生命周期内的新陈代谢,农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和排放温室气体。通过农业工厂化延链加工农产品、秸秆、生物质等,可以生产生物炭、草酰胺、聚乳酸、黄腐酸等产品,从而完成储碳过程。绿色循环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如超级芦竹、巨菌草、苜蓿等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我国农业产业注入了新活力,有助于形成农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技术,并与工业先进技术相结合,是实现碳捕获、碳利用、碳封存的优选方案,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生产力
近年来,种业数字化、种植畜牧渔业数字化、智慧大田农场、智慧农机应用等已经形成加速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已达到27.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智慧农业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在农业生产环节,通过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结合多品类智慧农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与精准作业。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智慧农机推陈出新,如国内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8—12Kg/s多功能联合收获机、大马力轮边驱动型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等相继研制成功,自动驾驶农机、无人机播种等应用日益广泛。在农业服务环节,依托农业信息监测分析系统,进行预警防控和指挥调度,为农情预警和整体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农业经营环节,电子商务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为农产品营销开辟了新渠道。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描绘农产品消费者画像,促进了农产品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简化流通,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智能农业体系,通过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智慧农业云平台、数字化食堂、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等,整合种植/养殖、运输、环保、食品安全追溯等农业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努力提供农业产业互联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全国5G网络已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及有条件的行政村覆盖。通过强化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应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路径。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了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进程,乡村数字普惠服务不断深化,农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数字乡村试点的成效日益显著。持续推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有望形成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一张网”,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注:本文系清华大学自主科研项目“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项目编号:20235080024)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