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发生格局性变化,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较高。一方面,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具有技术强、学制短、费用低和就业稳等优势,得到公众青睐;另一方面,不同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良莠不齐,公众对条件差、晋升难、氛围乱和丢面子等现实问题有担忧。打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偏见,要破除盲目追求“升格”“扩招”“普教化”的发展误区,在提升社会认可度、职业获得感、就业精准度、产业契合度、机制协同度等方面发力,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中职高职 职业本科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所承载的期望更高,所肩负的使命更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职业教育同人民群众期待更加契合,要了解当前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认知,2024年7月26日—8月5日,人民智库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号平台面向公众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样本2765份。
我国职业教育迈入提质培优发展新阶段,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较高
随着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新岗位应运而生,我国职业教育随之呈现出新变化新面貌,进入提质培优发展新阶段。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较高:超八成受访者认为当前全社会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其中51.0%的受访者“非常重视”,32.3%的受访者“比较重视”;超七成受访者关心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其中58.2%的受访者“非常关注”,20.4%的受访者“比较关注”。当受访者被问及“是否愿意子女或亲属将来报考职业教育类院校”时,超七成受访者表示愿意,其中56.0%的受访者“非常愿意”,18.9%的受访者“比较愿意”。对比接受过职业教育与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两类受访群体,有职业教育经历的受访者对职业教育的信任感和认可度相对更高,更愿意子女或亲属报考职业教育类院校。
在倾向于支持子女或亲属报考职业院校的受访者看来,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折射出职业教育在培育市场稀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根据《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2022年)》,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高位,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在70%以上。调查数据显示,职业教育具有的“技术强,能够学得一技之长”(61.9%)、“学制短,能够尽早实现社会接触”(61.6%)、“费用低,有学费减免和扶持政策”(53.5%)、“就业稳,与市场需求匹配度高”(49.4%)等优势得到受访者较为普遍地认可(见图1)。2024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工作对专业布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民生紧缺需求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作为一种面向实践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为特定职业或岗位培养人才,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注重提升学生技能,为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成才契机与平台,获得了学生与家长的青睐与信赖。
打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偏见,应着力补齐发展短板、破除认知误区
在倾向于不支持子女或亲属报考职业院校的受访者看来,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充分、职业院校毕业生“没面子、没票子、没路子”“收入低、待遇低、尊荣感低、存在感低”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受访者的现实顾虑主要包括:“条件差,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参差不齐”(67.9%)、“晋升难,职业发展‘天花板’较低”(56.6%)、“氛围乱,一些学生有混日子的心态”(49.8%)、“丢面子,社会对职业教育仍有偏见”(38.6%)、“待遇低,技术人才收入待遇不高”(36.7%)等方面(见图2)。
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受客观条件所限,不同职业教育院校的建校基础、培养策略等方面不尽相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各级政府虽然增加了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善了办学条件,但职业学校底子薄、历史欠账多,投入总量不足,办学条件总体薄弱。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大、布局不合理、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职业学校总体办学规模激增,办学资源被稀释,仍然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职业本科院校发展加速,一批职业教育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升格”及“转设”等方式成为职业本科院校,但院校性质构成较为复杂,学生培养机制也不尽相同。
调查数据显示:55.4%的受访者认为“一些职业教育院校热衷追求学历‘升格’”影响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升格”后能否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同时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围绕产业需求完善教学体系,关乎职业院校“升格”后能否保障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质。51.0%的受访者认为职业院校“不了解市场需求就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可能阻碍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无论从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是从稳就业、促就业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扩招都是一大利好政策;但是,如果院校不顾自身办学能力盲目扩招,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不从根本上改变“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则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48.1%的受访者认为“职业教育‘普教化’发展偏离就业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误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直接密切、具有跨界属性的教育类型,如果职业院校在办学模式上不能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就可能造成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难以完全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此外,受访者认为“经费投入有限,无力改善办学条件”(35.5%)、“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不足”(29.7%)等客观财力、人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发展。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虽屡创新高,但技工有时被贴上“社会认可度低”“上升空间有限”“工资待遇不高”等标签。调查数据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同“普职‘分流’等于‘分层’”(55.3%)的观点。长久以来,一些社会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只能承担“补充教育”的角色。如何消弭教育系统内部壁垒,破解职普横向“通而不融”、纵向“贯而不畅”的症结,促进政策统筹、模式协同、资源共享、成果互认,真正实现职普融通和协调发展,仍然有待各地在试点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和总结经验。约五成受访者认同“技工不如‘白领’光鲜体面”(50.1%)的说法。从宏观来看,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人力资源供给和生产力转化作用;而从微观来看,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升学深造、职业选择、福利待遇、职业前景等方面难以和知名院校或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真正“平起平坐”。近五成受访者认为个人“报考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48.3%),对职业教育有抵触心理。此次调查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在有过职业教育学习经历的受访者群体中,仅有不到四成的受访者是基于“个人志向和兴趣”(38.5%)的内在原因报考了职业院校;不到两成的受访者认为其主要受到“政策和市场引导”(14.1%),相对明晰职业教育的价值和优势所在;而余下的四成多受访者则主要是在父母意愿以及分数不够等客观原因的影响下选择了职业院校,选择职业教育的内驱动力不足。
多措并举、重点发力,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
职业教育在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肩负着多重重要职责,调查数据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目前职业教育职责发挥已经“完全达到”或“基本达到”公众预期。但与此同时,受访者也对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寄予了更高的期待。让职业教育真正“香起来”“热起来”,受访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第一,加强成果宣传,提升职业院校育人育才的社会“认可度”。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建设规模和质量虽已取得长足发展,仍有一些社会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末路选择”,考入本科无望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院校。此次调查数据显示,近半数受访者认为“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45.4%)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阻力和误区之一。只有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等主体协同联动,才能形成破除“矮化”“窄化”职业教育的合力,打破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偏见,营造有利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对此,媒体、企业和学校一方面应做好常态化宣传推介工作,让适合职业教育或有志趣报考职业院校的学生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对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进行充分比选,合理规划职业和人生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则应紧跟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瞄准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师生关心的重点和社会关切的焦点,依托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宣介、特色活动推广等载体,营造职业教育宣传热点、热潮,提升职业院校育人育才的社会“认可度”。
第二,优化评价体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获得感”。一些毕业生不愿进厂工作,求职时倾向选择看起来“高大上”的岗位,这与“技工”不如“白领”的社会偏见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获得感、荣誉感不高不无关系。调查数据显示,约五成受访者认为应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劳动报酬、社会地位”(53.2%)、“打破人才评价的唯论文、唯学历论”(47.7%),让更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受到重视、看到未来,获得应有的褒奖与尊重;而如果人才长时间得不到重用、专业技能“压箱底”,则可能错失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机会。对此,一是应该发挥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遵循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分类设立指标、规范人才评价程序,着重解决评价标准简单量化、“一刀切”等问题,优化职业教育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竞争评价机制。二是应推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落地,完善多层次、相互衔接、国际可比的职业标准体系,支持优秀技术人才凭技能提升职称待遇,畅通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合理增加物质收入,激发工作热情,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获得感”。
第三,改进公共服务,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方向的“精准度”。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劳动力市场出现“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和“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受访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校企供需错配导致‘所学无所用’”(52.3%)以及“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变化”(37.7%)。一方面,近年来处于供给端的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工作带来的价值感和荣誉感,期待在工作中获得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提升,呈现出“年轻人就业不愿进工厂”(42.2%)、“毕业生择业一味求稳、求大、求高”(39.1%)的心态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无人车间”“黑灯工厂”迅速增多,处于需求端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岗位快速消失,“中小企业待遇环境条件‘留不住人’”(46.2%)叠加“‘机器换人’让部分劳动岗位减少”(36.8%)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企业岗位在收入报酬、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方面不具吸引力,低技能工人再就业主要流向餐饮服务、快递和网约车等领域。对此,应着力完善就业领域的公共服务,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方向的“精准度”:一是建立全国或区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就业形势的预测研判机制,定期发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状况,引导职业院校及时调整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二是依托职业院校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再就业劳动者提供补贴性职业培训的机会和平台,激励更多劳动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通过走技能成才之路实现高质量就业。
第四,密切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推进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形成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局面,有助于发挥职业教育的办学优势,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调查数据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应当“鼓励企业参与协同办学、协同育人”(57.2%),近五成受访者期待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办学、管理水平”(49.0%)。对此,一是要充分评估所在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地区就业形势、学生发展潜力、学校自身的专业影响力等内外因素,促进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二是通过校企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定向班等合作,推进教师互聘互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整理论和实践课程安排,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能力,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功底深+理论基础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校企专业对接、岗位对接、人岗匹配。三是针对地区亟待发展的重点产业,政府可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质企业作出奖励、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让企业参与有途径有收获。
第五,完善保障机制,提升职普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协同度”。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应当“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44.4%)。一方面,完善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制度保障体系。面向学生,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考试招生制度,因地制宜地优化中考分流方式,健全职教高考方案,并制定中职与高职、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贯通的培养方案;面向学校,鼓励优质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立职业本科二级学院,借助内外部优质资源提升办学质量与育人水平,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健全促进职业教育“横向融通”的制度保障体系。增强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整合性,完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程互选、学籍互转、学分互认机制,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学习成果、资历互认机制,促使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相关资源的有效流动。
(执笔:刘明)
责编/李一丹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