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奏响神池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今年以来,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工作理念,秉持“负责任、动脑筋、讲良心”工作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8亿元,同比增长1.2%,在乡村全面振兴、转型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稳步开局 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头”

坚持特优战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万亩,推进红芸豆、胡麻、芥菜等有机旱作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县有机旱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新建晋西北最大的15万吨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发挥神池产粮大县优势,吸纳上游粮食购销产业和下游粮食加工产业的集聚,带动区域粮食物流产业及粮食工业快速发展。健全政府、企业、保险和农户“四位一体”的羊产业发展机制,全县羊稳定在100万只左右,稳居全省第二。争取专项债1.61亿元建设低温冷链集配中心,作为特色食品专业镇全产业链发展的重中之重,调节肉羊产品跨季节跨地区供需,构建起“品种繁育—生态养殖—标准饲喂—精细屠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销售平台—绿色餐厅”的“羊”全产业链。

发挥农业产业示范区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作用,立足传统种植业、畜牧业资源优势,构建起有机旱作杂粮、杜湖参羊、饼业、胡麻、沙棘、药茶、食用菌、玉米、芥菜、碳中和十大特色产业。培育1家外贸企业,连续两年累计完成71余万元出口额,外贸实现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向新而行 转型发展“迈新步”

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目标定位,新能源总发电量稳居全市第一,在新能源领域持续“领跑”。用足用好“以旧换新”“以大换小”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早期老旧风电场以大代小、以优汰劣,助推“旧风场”转换“新赛道”。启动运营投资3.6亿元的国能朔黄铁路焊轨基地,填补神池县高端制造业空白。  

神池县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紧盯国家实施“双碳”目标,紧扣国家、省、市“十四五”能源规划,加强对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推动形成风、光、生物质多能互补,发、输、储、用一体发展的开发建设格局,形成以华能、国家能源集团、国际新能源、艾特科创等企业为主要支撑的风力、光伏发电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共建成新能源项目145.04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113万千瓦,光伏项目19.04万千瓦,储能项目10万千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万千瓦。目前在建项目2个17万千瓦,即将实现全容量并网。

培优引强提升能级。神池县积极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新路径,积极推进风光储一体化智慧能源发电项目、“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储能项目共3期,构建全网共享储能市场化交易平台,轻松、便捷实现储能和新能源之间的市场化交易,实现多方共赢,实现储能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积极推动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开工建设,全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配套、深度融合的绿色能源创新产业链。  

创新配置资源要素。神池县大力推进“风电+”“光伏+”融合发展模式,成功举办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研讨会,助力新能源产业拓宽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质效。按照“市场导向、政策延续、以大代小、有保有增、生态优先、产业促进”等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有序开展老旧风电场更新工作,充分释放存量项目资源潜力。今年重点做好格盟国际霸堰梁风电场扩容项目,将原来66台0.75兆瓦小风机拆除后替换为24台6.25兆瓦大风机,规模由原来5万千瓦扩容到15万千瓦,用硬实力抢占新赛道。

聚焦民生 幸福生活“新时代”

争取专项债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和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实行全天24小时供水,告别县城限时供水时代。建成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着力提升农村出行条件和服务品质。实施8个乡镇9个水源和6个村级水源建设,惠及群众34800人。完成22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内招外引精准发力,城镇新增就业139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9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85人。

促进教育优质发展。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高考本科达线103人,增幅25.5%;一本达线人数跃升到17人,实现历史性突破。

推进健康神池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强医工程,扎实做好“千名医师下基层”工作。建设中医药强县,深入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3名。健全急救网络体系,为8所乡镇卫生院配备救护车及车载设备。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完善养老、医保、工伤、失业等基本保险制度。稳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社保扩面行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特殊人群医保综合报销比例达到89.86%。城市低保标准、城市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20元、26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下一步,神池县将正确处理五个“必须统筹好”的重要关系并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敢于跳起摸高、善于争先进位、勇于担当作为,更加注重需求拉动,更加注重产业焕新,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加力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谭轩文)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