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国资国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落实重大国家战略中勇挑重担。”广东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发挥国资国企示范带头作用,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国企担当。
在湾区建设中勇挑大梁
目前,广东国资国企已经成为建设湾区、服务湾区的主力军,为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挑大梁”。
在东莞松山湖,中国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之一——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座。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主装置区由深度14至28米、总长680米的地下隧道结构及与之相连的6座地面建筑组成。作为我国首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项目面临着建造技术难度高、风险大、零经验等多重考验。广东建工控股集团正是这一“大国重器”背后的建造者。
“为满足项目沉降控制、防辐射、防水、精度等方面的超高标准要求,工程在设计及施工中研发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解决诸多国内无参考经验的技术难题。”广东建工控股集团负责人感慨道。最终,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斩获15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
近年来,粤澳两地政府加快携手促进中医药大健康事业发展。南粤科技园是广东南粤集团打造的澳门产业发展基础最齐全、发展潜力最大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新型园区,目前已逐步建立起覆盖生产制造、科技研发、检验检测等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全链条服务。截至2024年10月,落户入驻和采取合作生产的企业数量达到70余家。
与此同时,广东国资国企主动服务大湾区民生发展。省属企业承担77%供港原水、48%供港活猪及80%供澳活猪、90%供澳蔬菜服务,有力发挥了民生保障作用。
拱北之南,关闸之侧,是澳门市民的菜篮子所在地——澳门新批发市场。每天早上6时开始,广东南粤集团旗下近百辆跨境运输车辆,将近300吨蔬菜、100吨水果、60万只鸡蛋从内地源源不断运输到澳门,进入澳门新批发市场,再送到广大市民餐桌。
澳门地少人多,很多新鲜食材需要靠内地供应。自上世纪60年代起,广东便承担起对澳门鲜活货物运输供应的重任。60余年来,在广东南粤集团风雨无阻的坚定守护下,广东供澳产品“产得出”,物资“调得来”,市场“供得稳”,群众“买得便”,满满的“菜篮子”里盛满了澳门居民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网络加速完善,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加速构建,背后离不开广东国资国企的身影。
2023年5月4日上午,“海珠湖”号高速碳纤维客船从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缓缓驶出,成功实现首航,标志着广州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正式投入运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是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直连交通设施之一,由广东港航集团与广州越秀集团联合建设。
作为广东省港航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内河客货港口和航线网络覆盖面最广的水上客货运综合服务商,近年来,广东港航集团承担了南沙物流园国际应急仓等项目建设,港澳业务稳步拓展。
目前,深中通道工程建成通车、珠机城际横琴至珠海机场段开通运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正式开航,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狮子洋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为重大合作平台注入强劲动能
横琴、前海、南沙、河套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
“围绕四大平台的不同功能定位,广东推动国资国企加大产业导入。”广东省国资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相关地市国有企业、省属企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投资项目(含意向)56个、涉及总投资额约2183亿元,注册资本200亿元的横琴粤澳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完成组建,省进出口有限公司落户广州南沙,“走出去平台公司”项目有序推进。
2018年5月,在广东省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共同推动下,广东恒健控股公司签约设立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粤澳基金”),引入澳门财政资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首期规模200亿元。当年底,粤澳基金出资20亿元投向横琴科学城。
粤澳基金积极践行广东恒健控股公司关于“粤澳基金+省建院+央企/国企”基础设施建设联合体模式。发挥资金优势,出资20.01亿元与珠海华发集团共同投资珠海5.0产业新空间项目,支持珠海市委、市政府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
“粤澳基金积极投向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项目,促进了粤澳深度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广东恒健控股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粤澳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30个,累计投资金额近250亿元。
广东国资国企深度参与粤港澳三地间的蓬勃发展,为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注入强劲动能。
广州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汇聚了大湾区11座城市,被誉为“湾区之心”。
“为助力南沙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广州市国资委印发《关于高质量落实推进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实施方案的工作方案》,指导市属国企加大南沙产业布局力度。”广州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庆盛枢纽区块是南沙自贸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沙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越秀集团作为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驻港国企,率先棋落南沙庆盛枢纽区块,投资建设越秀iPARK穗港产学研基地和广州首个港人社区,打造港科大科创成果转移转化总部基地和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平台。
广州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广州市属国企在南沙新增经营实体公司31家,目前185家子企业在南沙区经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72亿元、在地纳税额272亿元、在地规上工业总产值2091亿元。
走出去拓展全球“朋友圈”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国资国企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接轨国家战略,加快全球化布局,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曾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渔村。几年前,这里却一跃成为全球重要的镍铁和不锈钢产业基地。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广东广新控股集团战略性投资项目——印尼广青镍业所爆发出的能量。
从2014年5月打下第一根桩,到2015年12月第一条镍铁线试产,再到2017年7月炼钢及热轧生产线陆续投产,印尼广青镍业不仅较可研提前完工并投产,且实现产量与营收连年稳步增长。
截至2024年6月底,印尼广青镍业总计实现营业收入近290亿美元,利润总额超21亿美元,成为广东省属企业海外投资的优秀典范之一。
对外开放是广东的鲜明标识,是广东的最大优势。身处内外循环的交汇点,广东国资国企不断走出去拓展全球“朋友圈”。
2020年12月15日,伴随着长鸣的列车汽笛,“湾区号”跨境电商中欧班列从深圳平湖南铁路货运场站缓缓驶出,标志着广东首个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正式开行。
作为一家以交通物流为主业的国有骨干企业,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深度参与了这场“走出去”的盛宴。据悉,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中外运合作运营“湾区号”中欧班列、中老班列累计发运500余列,为超过4000家企业提供国际班列集拼业务,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
“深圳国资国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海陆空物流枢纽体系。”深圳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1632万标箱,深圳机场全货运通航点达59个,深铁集团海外服务里程达199公里,深投控深越合作区累计产值超32亿美元。
广东广晟控股集团境外企业分布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德国、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1个国家和地区;广东广物控股集团打造“粤陕号”和“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并实现常态化,稳居全省龙头地位;广东环保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广咨国际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优惠贷款专项评估等工作……
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广东国资国企的竞争力,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文章来源:广东省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