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者:陈宋生、王二威(均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科技创新正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广泛地影响着人民的生产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更加深刻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策源功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1.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够更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造业是传统产业的重要代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技术和大数据管理的应用,实现精准生产和智能管理,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高铁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更是传统产业借助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典范,彰显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有利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电商的发展推动了零售行业的变革,带动物流、金融、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发展;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氢能、太阳能、风能及储能等产业变革,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有力支撑“双碳”目标实现;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能够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并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大幅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增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能力。先进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使得生态修复方案设计更加科学,修复工程更加顺畅,修复效果更为显著。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为污染源监控和管理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手段,让环境治理工作得以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和及时监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增强对生态系统的管理能力。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农业领域,设施农业及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得农田、水资源和肥料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绿色节能技术的推广,降低建筑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与评估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环境变化和资源需求,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技创新增强国家竞争力与影响力。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竞争。近年来,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我国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大对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5G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在多个高科技领域实现了突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十一位,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南京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巩固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了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高端制造和新材料领域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协同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我国在量子通信、深空、深海探测等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在国际科技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天宫空间站拥有丰富的科学应用资源和完备的支持能力,展示了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同时与各国分享发展成果、完善外空治理,让航天科技成果更好造福人类。这些科技成果,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发起和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
科技创新促进公共服务优化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科技创新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均等化水平。在线教育平台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广泛传播,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均等化。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平台以及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让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更加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资源分布均等化。社交媒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力推动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共享,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科技创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线购物、数字支付等引发消费方式的变革,使消费更加便利和安全。物联网技术带动智能家电等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实现人与家庭设备的互联互通,让居家生活更加方便和舒适。交通网络的智能化有效优化交通管理和调度,缩短通行时间,提高通行效率,人们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2.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战略谋划、作出全面部署,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科技创新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以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支撑,其中包含多元活跃的创新主体、尖端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充沛多样的创新资源、开放激励的创新环境等。
全面优化创新主体。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应支持企业积极投入研发资金,建立健全技术研发体系,引进高端人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壮大科技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等途径,增强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平台建设、科研人员激励、国际合作等措施,夯实科技型企业培育体系,深化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认定管理改革,推动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协同创新,以大带小,形成产业链内的创新协同效应。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开放共享的国家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打牢科研设备和实验条件基础。强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担当,在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和颠覆性技术研发等方面重点用力,坚决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夯实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加大对非共识创新研究、学科交叉研究和冷门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共建联合体、实验平台等形式,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攻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升级产学研合作层次,提高协同创新效率,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前瞻布局、优化提升创新基础设施,强化共性基础技术供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第一,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加大对国家级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装置的投资建设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完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等,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重视国家级实验室和科研装置的布局与合理配置,加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科技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区域科技发展差距,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的全面协调发展。第二,提升高校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对高校科研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提升实验条件和环境,引进先进科研设备,强化高校实验室、科研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水平,确保高水平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供给。鼓励高校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使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教学资源,建立跨学科、跨机构的协同创新机制,打破学科和组织界限,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第三,构建完备的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集聚科研力量,攻克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打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建设完善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规范其建设运营,丰富技术咨询、实验验证、产品测试等服务,形成覆盖面广、服务能力强的技术支持体系。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增强科技创新体系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第一,拓展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优化科技专项基金、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管理,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保障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顺利开展。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吸引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等投资科技创新项目。第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系。聚焦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建设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基础人才培养梯次。优化人才政策,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和领军科学家,促进全球科技人才交流。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的薪酬待遇,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第三,推动科研资源要素精准配置,提高科研资源利用效率。扎根基础、瞄准前沿,强化对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稳定支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技术等领域前沿进行技术探索,为未来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科研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不断完善科研资源分配机制,推动科研平台开放共享,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提高资源分配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深入推进“包干制”,扩大其适用范围,健全“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完善绩效评估制度,提高科研项目的绩效管理水平。
建设开放激励的创新环境。只有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创新活动与创新合作提供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才能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第一,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大力推进科研管理改革,推进有组织科研,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简化科研项目审批流程,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第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运营,深入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营造尊重知识、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第三,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积极融入国际科技创新网络。进一步完善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和法规,理顺国外高层次人才和科技资源的引进管理制度,为国际科技合作创造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实现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合作机制,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和标准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事务中的话语权。深化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和共性问题方面,积极参与和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项目,提升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3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