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以青年志愿服务创新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

【摘要】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青年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实践性与劳动教育的理念、目标高度契合,成为创新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将青年志愿服务融入劳动教育,在丰盈学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强化学生自身专业技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下,青年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劳动教育面临政策制度设计亟需完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服务方式稍显陈旧、激励机制尚需健全等现实问题。应完善政策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丰富服务内容,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实践场景;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内生动力,从而不断推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青年志愿服务 劳动教育 实践育人 青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24.010

【作者简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王  超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中,劳动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劳动教育仍面临形式单一、内容浅显、学生参与动力不足等困境,亟须创新实践形式。与此同时,青年志愿服务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其所内含的实践性、公益性与劳动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因此,探索青年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发展具有天然契合性

青年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均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把志愿服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增强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明确了青年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年志愿服务与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融合日益成为创新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一般认为,劳动教育包含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和日常生活性劳动,生产性和日常生活性劳动的概念界定和内涵比较清晰,但服务性劳动在劳动教育探索中起步相对较晚,缺乏行之有效的探索途径。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月、服务学习教学模式和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等方式,探索推动志愿服务融入劳动教育,推进实践育人和思政教育工作,这些举措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起到重要作用。

青年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具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青年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理念和目标上有着高度的共通性。首先,两者都强调通过实践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志愿服务通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实现自我成长,而劳动教育则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劳动精神。其次,两者都倡导知行合一,注重通过实际行动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志愿服务通过传递“干中学”理念,让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与他人合作。劳动教育则通过劳动实践帮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感受劳动价值。最后,青年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都强调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具备鲜明立德树人价值,是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的公共事务实践。[1]而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集体义利观。两者都以德育为根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建立个人与社会的链接。

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融入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丰盈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关键环节,是通过劳动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集体、爱人,培育青年群体树立家国情怀的重要举措。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高度关注。《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大约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而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2]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校学生面临的“无意义感”,即其由于知觉到生活无意义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青年志愿服务为高校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提供了重要途径。一方面,增强了高校学生的同理心与社会责任感。在志愿服务中,学生通过帮助困难群体、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促进青年群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与自然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往往涉及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大学生可以通过深入基层一线、参与社区服务,增加其对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关注与热爱。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充分认识劳动价值。数字化时代,劳动形态正朝着多样化、灵活化方向发展,劳动教育的观念和方式也亟待变革。志愿服务以无偿性、利他性和社会性等原则为更新劳动观念和定义劳动形态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个体自由时间增多情况下,无酬劳动(如志愿服务、家务劳动等)在社会价值、个人成长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通过志愿服务,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劳动并不仅是为了获取物质报酬,更是为了培养其奉献精神,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促进家庭和代际和谐等。志愿服务使学生重新认识劳动的多样性与价值,丰富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更好地发挥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面对的就业压力增大,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需错位,社会对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对高校学生而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自身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劳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提升专业能力,青年志愿服务成为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与组织能力。志愿服务项目通常涉及复杂的项目管理与协调工作,学生可以在服务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项目执行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并积累实践经验。志愿服务中,学生常常能够接触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领域。如医疗志愿者、教育志愿者等能够帮助学生在服务中运用专业知识,提升与人交往、随机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增强学生适应力与创新能力。青年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可能涉及服务方案制定、场景设计、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与

跨学科合作,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青年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政策制度设计亟需完善,融合缺乏系统性。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劳动教育所开展的服务性劳动的制度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针对劳动教育的专项规划,尚未形成系统化的政策框架。一方面,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大多由团委、学生工作系统主导,而劳动教育大多由教务部门统筹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现行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长期性的融合路径。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常常被分割为不同的实践模块,劳动教育中的志愿服务多以项目制或月度活动等方式实施,二者的深度融合还有待加强。

服务内容较为单一,缺乏与专业教育的深度结合。目前,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内容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校园建设、社区服务、环保行动等领域,涉及较多基础性劳动,缺乏与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结合。以大型赛事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活动频次往往较低,周期性强,与学生日常实习实践任务联结不紧密。劳动教育中,部分学校出现“去生活化”倾向,将劳动教育等同于课堂讲授劳动知识。[3]在实践过程中,也有部分高校将劳动教育片面等同于生产性劳动,劳动教育实践环节与学生发展及就业创业需求关联度较低。

服务方式稍显陈旧,实践场景与现实脱节。尽管高校鼓励学生以参与志愿服务形式作为劳动教育实践环节认证方式,但服务方式和场景设置相对简单,往往局限于生产活动和校园清洁、食堂服务、秩序维护等有限的校内服务。这类活动虽具劳动属性,但对真实社会需求的深度回应有待增进。此外,一些志愿服务的场景设计缺乏对新就业形态的回应。部分现有志愿服务项目未充分考虑到数字时代劳动形式和内容的变化,缺乏针对知识劳动、数字劳动等新劳动形态的探索和实践。

激励机制尚需健全,学生参与动机不足。尽管部分高校通过学分奖励、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但激励机制对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度不足。志愿服务在劳动教育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对一服务、一对多服务难度系数较高、服务周期长,学生参与热情不足;部分学生将志愿服务视为获取学分的工具,因而缺乏内在动力。此外,现行激励机制的设计多注重物质奖励,未能有效培育和挖掘针对学生精神需求的褒奖,导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趋于功利化。志愿服务的内在价值未能被充分挖掘和传播,学生在参与中难以获得持久的情感认同和精神价值反馈。

青年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措施与建议

完善政策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在劳动教育中的思政和实践育人属性,高校需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系统化的政策框架,将志愿服务明确纳入劳动教育的整体规划。首先,高校应将志愿服务作为劳动教育的一部分,将其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其育人功能和实践路径。将志愿服务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无酬劳动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等思政元素提炼为专业化课程并纳入劳动观教育。其次,应建立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由校级部门负责统筹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打破各部门和社团间的职能界限,避免碎片化管理。

丰富服务内容,加强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专业类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通过专业技能在社会场域内的应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并能有效补充现有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实现个人价值与满足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为提升志愿服务的育人效能,高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与学科背景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纳入劳动教育实践。例如,医学院学生可以参与医疗志愿者服务,法学院学生可以参加法律援助服务,工科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社区科普活动和智能设备维护等项目。此外,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更多涉及新型劳动形态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参与数字治理、智慧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服务活动,将青年志愿服务与学生创新创业结合,以增强劳动教育在数字化时代的适应性。

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实践场景。高校应根据劳动形态的变化,创新志愿服务的方式和场景设计。在服务场景上,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社区共建等方式,拓展服务外延。具体来说,在人群方面,可以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和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优先开展结对帮扶,在服务地点选取上可以统筹考虑城乡基层社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坚持以就业环境适应为导向开展劳动实践。此外,结合数字化时代的特征,探索服务场景创新,鼓励学生参与线上志愿服务,利用新技术开展线上辅导、数据分析、网络公益等远程服务。

健全激励机制,增强学生参与的内生动力。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是激发青年群体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基础。首先,高校应通过学分转换、评优评先等制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将志愿服务经历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学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次,探索完善志愿服务时长记录方式创新机制,将志愿服务实践时长、思政课程和劳动教育实习实践时长记录汇总,逐步探索统一的志愿服务记录平台。鼓励高校以时间银行等方式创新志愿服务记录和时长兑换,构建可持续的激励机制。此外,应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可围绕“劳动教育月”“国际志愿者日”“学雷锋日”等开展主题活动,通过表彰优秀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故事分享会”等形式,传播志愿服务的精神价值,为学生树立精神榜样,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注释

[1]陆士桢、李泽轩:《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新格局》,《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

[3]吴玉剑、王习胜:《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



Promote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rough Innovating Youth Volunteer Services

Wang Chao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fitness, aesthetics, and labor capabilities. The public welfare and practicalness of youth volunteer service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concept and goal of labor education, an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novative labor education. Integrating youth volunteer services into labor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enriching students' inner worlds, guiding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work concep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enhancing students' core competitiveness. At 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youth volunteer services into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faces some practical challenges, such a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policy and system design, the relatively simple service content, the slightly outdated service mode,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olicy system and build a long-term mechanism, enrich the service content and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novate service methods and build diversified practice scenarios,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enhance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students so as to continuous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youth volunteer services, labor education, cultivate people with practice, youth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方进一(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