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依靠技术攻关和要素配置推进农业现代化

作者: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5年“三农”工作作出部署。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表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刻理解并积极践行这一要求,对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学科领域、众多参与主体、繁多投入资源。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旨在打破各主体之间的壁垒,形成高效的合作机制,集中优势资源攻克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多学科融合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日益复杂,“一个课题组+一块试验田”式的传统研究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面临气候变化、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频发等多方面的挑战,单一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难以提供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应对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时,不仅需要作物学领域研究耐旱品种的培育,还需要水利工程学领域探索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气象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规律进行精准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前瞻性的气象服务。多学科融合创新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视角,从而开发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25.1万架、防治作业面积26.7亿亩次,稳居全球首位。实际上,在无人机植保的应用中,不同农作物的作业高度、雾滴粒径、有效喷幅等参数的优化及技术的集成创新,对防治效果存在很大影响。这几乎都是全新的领域,涉及的学科更加广泛,需要通信技术、视觉识别等融合创新,推动新的农业科技进步。

多主体协同合作。在传统意义上,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涉农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各自具有独特优势。科研机构通常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方面具有雄厚实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创新性理论和技术成果;高等院校不仅承担科技创新的任务,也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为农业技术推广输送大量人才;涉农企业则更贴近市场,对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技术转化和产品推广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随着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更加多元,用户也成为重要主体。通过建立“产学研用”的合作机制,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用户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反馈,共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让试验田、示范田产量变成大田产量。在传统意义上,农业科技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科技成果的供给侧,科学家和企业提供什么技术,农户就使用什么技术。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个性化技术需求被用户反馈出来,催生了农业科技的快速迭代更新。例如,在智能温室管理领域,随着用户对作物生长环境精准控制的需求日益增长,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纷纷投入研发,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出了高度智能化的温室管理系统。

多资源联合投入。农业科技协同攻关,更多强调从0到1的原创性贡献。如果将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划分成两个阶段,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更多地作用于从1到N,是“发展”的概念;当前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即从0到1的阶段,是“进步”的概念。对此,所需要的资源投入与此前也存在根本差异。“发展”阶段依赖有形的硬资源,例如资金、装备、人力等;“进步”阶段则更侧重无形投入的软资源,包括激励机制、科技平台、合作交流等。例如,农业科技的政策供给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投入资源。允许科学家在企业兼职取酬、专利入股等激励措施,正逐步打破传统科研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不仅促进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与应用,而且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再如,科技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破除单一评价标准,构建起多元化、更全面的评价体系,以更加科学、公正的方式衡量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和成果价值,激发更多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通过更多软资源投入、软环境改善,厚植原创性成果的生成土壤,催生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创新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

科技成果只有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后,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带来实际效益。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相对较低,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包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以及各类农业科研院校、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实际运行中,基层推广机构面临人员素质不均、经费短缺、手段滞后等问题。为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层推广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力度,保障推广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创新推广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推广效率和精准度。具体而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农民搜索习惯、种植历史及地域特点,构建精准用户画像,智能推送适配技术指导、视频及专家建议,并依据反馈优化内容,提升农技推广效率,加速科技成果普惠。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科技成果的最终使用者也是农民。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应用能力,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制定针对性强、通俗易懂的培训课程,采用现场教学、远程教育、田间学校等多种培训方式,向农民传授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长效机制,持续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农民的科技知识和观念。除传统种植、养殖技术外,培训内容还应拓展至市场营销策略、品牌塑造、农产品安全控制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维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要引导农民掌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方法,从而提升农产品价值,让好收成变为好收益。近年来,越来越多农户不仅利用抖音进行农技学习和知识传播,也通过“直播带货”进行农产品销售,要为广大农户提供相应的内容培训,使得抖音这样的“新农具”更上手、更顺手。

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运作。鼓励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涉农企业通过市场化机制,将科技成果与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一是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估和交易机制。例如,利用交易平台合理评估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并在规范市场中公开流转,助力中小涉农企业获取适宜技术,减少重复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丰富科技成果使用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技术入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股权,参与企业运营推广;同时,促进农业科技研发多元主体参与,比如,养殖户可通过购买股权或技术服务加入研发,在生物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出新疫苗的过程中,养殖户获得优惠购买或提前使用权,共享产值增长红利。三是扩大农业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生物层面,科学评估生物安全防控要求,逐步放宽种质资源进出口,解决种业“遗传基础狭窄”问题;经济层面,提升种业开放度,以开放促竞争,推动种业科技创新与竞争力提升。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探索适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模式。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禀赋,针对生产力要素进行高维升级和高效配置,推动农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进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1343.9亿斤,同比增长1.4%,已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彰显了“中原粮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南在农业领域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托科技创新引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2024年,河南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超过97%,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8.1%,涌现出12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除了传统的农牧企业如牧原、双汇,河南还涌现出卫龙、蜜雪冰城等家喻户晓的新兴品牌,展示了农业产业多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成果。

在豫东平原,广袤的耕地资源成为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坚实基础。当地积极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建设高标准农田,应用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实现了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精准化、规模化种植。同时,豫东地区还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食品、饲料等产品,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豫南地区则凭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茶叶、油茶、林果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和有机种植模式,成功打造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当地还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从全国来看也是如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经济基础及社会发展情况,精准制定农业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因土地资源相对紧张,可以重点发展智能化、设施化农业,如都市农业、智慧农业等高效能农业形态,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生产提升;中部地区可以依托优质的耕地资源和较强的农业生产基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深加工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及节水农业等,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农业生产力;东北地区应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通过因地制宜的模式,推动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充分释放农业新质生产力潜力,不仅能实现全国农业协调发展和高效提升,还能显著提升各地区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一模式有效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利用,从而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结合各地区优势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培育特色产业和区域品牌,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增收渠道。同时,通过加强区域间合作与交流,推动农业技术跨区域共享与协同创新,可以有效打破地方发展壁垒,实现技术与经验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形成全国农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标志着我国农业已进入了创新驱动的新发展阶段。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我国农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这不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农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和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