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积极落实惠企帮扶政策,优化服务措施,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出口转内销”支持力度。图为日前,工人在滨州市一家汽车半导体生产企业车间赶制订单产品。
初宝瑞摄(人民视觉)
永州市是湖南省重要的蔬菜产地,当地出产的冬季蔬菜大量出口东南亚市场。图为近日,村民在永州市道县清塘镇正禾农场种植基地采收芥蓝。
新华社记者 柳王敏摄
浙江宁波慈溪市外贸企业不断推动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及数字化工厂建设,加快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图为1月2日,位于慈溪市掌起镇的宁波百飞特厨具有限公司自动化流水线在生产出口欧洲的不粘锅。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内外贸一体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同时开展内贸和外贸活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国内许多内贸企业主打国内市场,而外贸企业主攻出口。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3年初,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公布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地区名单,北京、上海等9个省区市成为试点地区。
2025年是试点收官之年。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近日介绍,9个试点地区积极先行先试,已完成80%的试点任务;形成一批成功经验,10个典型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
打通内外贸不简单。一方面,出口转内销要应对品牌打不响、标准难接轨等难题;另一方面,内贸产品出海易遭遇“水土不服”。
跨越资金关、标准关、渠道关、监管关,迈向更加广阔的市场……试点以来,各地企业、政府“关关难过关关过”,尝到了内外贸“两头甜”。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近年来,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此同时,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切换时还面临一些障碍,特别是一些外贸大省、大市,存在“重外轻内”等问题。
在浙江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比重已超九成,但中小企业搞内贸顾虑多、意愿低,近半数规模以下企业并未开拓国内市场。内外贸一体化为何“好事多磨”?据了解,这是由于企业仍在资金、标准、渠道、监管等方面有困难。
以宁波慈溪市为例——该市是中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在全球小家电市场占据六成份额,但不少家电企业“重外轻内”。如何打通企业进军内贸的产销对接堵点?慈溪市打造家电行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平台,提供内外贸产销对接、全产业链要素资源对接等服务,聚集了行业上下游企业超1万家。
目前,宁波不少企业已尝到内外贸一体化的甜头。2024年前11个月,宁波进出口额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同期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7%、15.5%,实现了内外贸“双促进、双增长”的局面。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含宁波市)、福建省(含厦门市)、湖南省、广东省(含深圳市)、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9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多企业意识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应对市场风险、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1+1>2”的效果。
内外贸“两条腿”走路,让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生产经营更有韧性。20年前,宁波惠尔顿婴童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款全注塑高端安全座椅问世,拉开了该公司进军国际市场的大幕。从国际市场获取最新消费趋势,预判国内市场“风口”;加大研发投入,深耕细分领域,走中高端路线……近年来,公司实现了内销业务“厚积薄发”。“原先外销和内销比例为8∶2,现在已转为2∶8。通过内外贸相互促进,惠尔顿内销业绩已稳居国内前列。”该公司董事长林江娟说。
“三同”认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支持企业用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需要实现“三同”,即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在同一生产线生产既能满足境外特定目标市场要求又可内销的产品。
业内人士介绍,出口转内销并非简单的“搬家”。标准不同,意味着要设置对应的生产线、使用不同规格的零部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生产成本也随之上涨。
作为沿海外贸大省,山东培育了一批具备生产“三同”产品能力的内外贸一体化企业。近年来,山东持续推动实施出口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培育“三同”企业超500家,涉及食品、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对企业来说,‘三同’可助其降低经营风险,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有更多优质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有利于提升消费品质;上升到全国层面,还有利于带动食品农产品、一般消费品和工业品产业提质升级,优化国内供需结构,引导消费回流。”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认证认可处处长柳强说。
在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商用跑步机的“三同”流水线,能够在满负荷运转状态下同时赶制内外贸订单产品。
“健身器材产品在北美执行HB-UL94标准,在欧盟执行CE-DN957-6标准,在国内执行GB17498标准,对塑料阻燃等级、电磁兼容、产品电压等方面要求各不相同。”迈宝赫公司技术部工程师房长文介绍,生产“三同”产品要找到“最大公约数”,既控制成本,又满足不同准入标准。此外,德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与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等合作,邀请专家为企业讲解“三同”认证标准、要求和流程等;宁津县对“三同”示范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帮助企业解决标准难题。
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能够有效降低内外贸一体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更快找出“最大公约数”。何咏前介绍,商务部持续发挥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部际工作机制作用,以标准认证衔接、优化发展环境等为重点,推动95项相关工作有序展开;积极转化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推动国际标准转化率超83%。
除了标准问题,内外贸一体化企业面临的阻力还来自品牌不够响、渠道不通畅、产品“叫好不叫座”等。为此,商务部去年开展了“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组织各地开展供需对接活动30余场,支持优质外贸产品进商超、进商圈、进电商,既拓展了外贸产品的内销渠道,也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商品。
让内贸产品“出海”更便利
打通内外贸,还要鼓励传统内贸企业围绕特色商品积极拓展外贸市场。
过去,一些内贸产品外销,往往受到运输半径、保鲜期限等条件约束。如何让内贸产品“出海”更便利?
永州市是湖南省重要的蔬菜产地。近日,在永州市道县清塘镇正禾农场,芥蓝、菜薹、白菜等冬季蔬菜大量销往粤港澳大湾区,“早晚两趟发货,最快当日上餐桌”。在海外市场,永州蔬菜同样热销。2024年前10个月,永州市果蔬出口货值达117.03亿元,同比增长21.4%。
依托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在珠海物流园区以“飞地模式”探索建设农产品出口交易集配中心,打造直通港澳、辐射东盟的新通道;支持永州陆港引入超高压灭菌保鲜(HPP)等先进技术,扩大运输半径,提升辐射能级……内外贸“两头甜”的背后,是永州为拓展蔬菜内外贸一体化大通道出台的一系列举措。
物流通关便利化,让果蔬类产品抢“鲜”出海。长沙海关在永州率先开展出口新鲜果蔬监管模式改革,试行供港果蔬拼装模式,将出口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取样环节前置到蔬菜种植环节,并综合日常监测结果,作为放行评定依据。“政策调整后,出口蔬菜无需在通关环节进行抽样检测,海关可根据生产时的监管评定结果快速放行,极大节省了通关时间,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有利的发展环境。”永州海关监管稽核科科长雷洪哲说。
同车厢、同船舱、同仓库,内贸和外贸货物“背靠背”,将成为内外贸物流的常态。
随着线上消费快速发展,企业常面临同一订单包含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货物、国内货物(或赠品)两种商品的情况,以往需要从综合保税区和国内仓库分别发货,时间、物流成本较大。在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率先推出综保区“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货物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允许电商企业将国内货物运进综合保税区与进口商品同仓分区存储,海关通过数字化全流程精准管控,实现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商品与非保税国内货物同一包裹、同一车辆发货出区,助推内外贸一体化融合发展。
“并行港”模式也是一项有益探索。2024年9月底,装载着外贸出口货物白卡纸、印刷纸等纸制品和内贸货物豆粕的“南航757”轮船自广东湛江港启航,途经海南洋浦港、深圳蛇口港,卸装集拼三地的内外贸货物后前往多个亚欧国家。这标志着“并行港”物流模式改革试点首票业务成功开通。
不久前,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一批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加快建设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提升重点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持续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体系,努力取得更多试点成果。
“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打通堵点卡点,优化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何咏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