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大河奔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整整5年。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作为山西黄河岸线最长的市,运城市自上而下一如既往,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护生态、促转型、传文脉,奏响了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华彩乐章。
统筹协调,下好生态保护“一盘棋”
冬日里,运城盐湖迎来一批越冬野生大天鹅,它们时而嬉戏,时而觅食,为盐湖带来勃勃生机。近年来,以“生态优先、保护为主、适度开发”为遵循,运城盐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的重要举措。过去的一年里,运城市立足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污染治理的关联性和各项举措的耦合性,开展黄河流经县综合治理,全面取缔黄河、汾河干流沿岸1公里内污染企业。“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干流运城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水体优良比例由2020年的54%提升到目前的70%,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常驻、绿水长流、黄土复净”正加快成为现实。
总项目达到1031个、总投资3689.9亿元,运城市自2020年起滚动实施的“十大生态保护工程”和“十大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迄今为止,已累计完成投资1238.7亿元。“绿满运城”行动纵深推进,林木覆盖率、水土保持率分别达31.5%和75.4%。此外,运城市还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加强区域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努力在黄河中游筑起绿色生态屏障。
特别是,在市发展改革委支持下,运城黄河促进中心围绕“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系统治理”等国家和省重点支持领域,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共谋划申报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其中涑水河下游伍姓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6610万元,成为全省唯一争取到该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积极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向省发展改革委上报项目7个,总投资19.55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7.53亿元。
绿意,于天地间流淌;碧水,在城乡中荡漾。今日之运城,以青山为底,再现草树云山的盛景;以碧水为脉,勾勒清泓环绕、蓝绿交融的灵秀画卷;以绿道为轴,串联生态脉络、连接大地的景观……
产业转型,点“绿”成金正当时
“三二一,点火!”2024年10月28日,山西科宇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匣钵项目成功点火运行,为运城锂电池行业再添“新军”。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投资3.5亿元,生产过程将全部采用智能控制,多个工艺环节与生产设备为行业原创。项目投产后,将与垣曲县另外两家企业,构建起运城锂电池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黄河,“保护”在先,但最终仍要落在“发展”上。一年来,运城市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区域产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传统产业是主力军。运城市加大力度从产品结构、生产装备、排放改造等多方面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荣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分别建设了中成药消费品特色园区,同时被省商务厅、省工信厅联合认定为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2024年上半年,运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1.7%。目前,全市“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达152家,排名全省第二;国家级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分别达8家、48家,均排名全省第一。 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2%。2024年1月至10月,全市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8.1亿元,同比增长13.8%。碳基、铜基、精品钢、铝镁精深加工等多条全产业链条不断壮大,全市新材料规上企业达102家,其中省级链主企业5家,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工等高端领域。
同时,运城市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推动农业从初级产品向生态产品转型。运城市还注重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构建农田到餐桌农产品展销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生产方式向绿而生,生态保护逐绿而行。在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进程中,运城市强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运城行动,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健全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机制,“一指标一策”整治大气环境突出问题,2024年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4%,排名全省第三。
秋尽冬来,黄河之畔,水鸟蹁跹、良田成画;中条山下,产业似火、发展如歌。新时代转型发展的进行曲中,运城正在奏响古今交融的现代化发展华章。
多维发力,共绘黄河文化盛景
2024年10月27日至29日,黄河流域视听合作发展大会在运城市举行。来自沿黄九省(区)广电视听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200余人,齐聚黄河之滨、关公故里,以“视听千里目 黄河入海流”为主题,主动对接、融入、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围绕主题宣传、精品创作、科技赋能等广电视听重点领域,碰撞思想、激荡智慧、洞见未来,共同唱响了一曲新时代广电视听领域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域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40%。
过去的一年里,运城市坚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努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立足文物保护利用,以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契机,供足经费支持文物保护,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同时,加强国宝级文物活化利用,完成永乐宫壁画等文物的数字化采集,运城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启动西阴考古博物馆等项目建设,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焕生机。推出关公文化、池盐文化、永乐宫文化等12大系列100余类文创产品,打造了《梦境·西厢记》《宋韵·南风歌》等实景演艺,深受游客好评。
立足构建龙头景区矩阵,重点推进关公故里、五老峰等10个5A级景区和运城盐湖、芮城风陵渡、夏县泗交等5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目前,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已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验收。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河东成语典故园等陆续开放迎客,文旅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
立足促进文旅融合跃升,建成国家和省级重点旅游村13个,推出3条乡村游线路,让游客体验乡村魅力;推出5条“探寻古文化奥秘”线路,擦亮研学游品牌;依托黄河、汾河、涑水河、中条山“三水一山”旅游公路,打造一县一营地,举办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自驾游等活动,变旅游公路为“公路旅游”;打造汽车摩托车越野挑战赛、环盐湖马拉松等赛事品牌,以赛为缘、相聚河东。
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跟着《黑神话:悟空》赏一赏独具匠心的古建之美,看一看巧夺天工的非遗展秀,听一听韵味悠长的蒲州梆子,尝一尝心心念念的河东美食……过去一年里,运城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分别增长34%、51%。特别是国庆假期,重点监测的9家景区这两项指标几乎实现倍增。与之呼应的是,盐湖堤埝、水上列车、福胜寺、东湖农贸市场等纷纷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万里黄河,天高地阔;大河奔腾,运城向前。落实黄河战略、抓好黄河治理,是运城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砥砺“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感,积极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一定会早日建成。(记者 杨红义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