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全球观察 > 正文

发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经验

作者:尹西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科技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精心布局,在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一体化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做法主要体现在制定长期科技战略、持续高强度投入基础研究、引育高端科技人才、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创新生态的社会活力、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制定长期科技战略并动态更新。科技发达国家均由政府关键部门牵头,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技发展规划,以制度创新引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明确战略科技力量发力方向,形成前沿技术持续突破的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创新模式。如由权威部门牵头组建委员会,联合多部门专家发布制定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及实施路线图,动态更新技术清单,明确关键技术领域、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统筹科技领域的头部企业、相关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等力量,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研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各主体共同开发新技术并将其推向市场;聚焦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关注未来产业领域,加速颠覆性创新技术应用与落地,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颠覆性创新技术应用提供支持和监管。

聚焦战略技术方向,全球引育高端科技人才。高端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命力所在。科技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本土科技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优化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密度和高度。同时,通过多种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层次人才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体汇聚,形成引育并举、学科交叉、梯度结合、开放流动的战略科技力量人才发展体系。特别是注重以企业为主体,推动产教功能互补和资源统筹融合,培育新型转化人才,最大程度激发群体智慧和领先个体的前瞻性。此外,还将创业教育置于教育运作体系的中心,逐步形成培育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教育体系,形成刚性智慧和流动智慧的人才引育用留生态。

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兴产业优势。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优势方面,主要科技发达国家以重大产业需求为牵引,与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主体开展联合攻关并形成攻防同盟。借此助力科技领军企业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核心用户基础、构建关键应用场景,使其快速形成垂直创新能力、市场覆盖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为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主导权,颁布相关提案和法案,设立未来产业研究所等新型科研机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尽可能凝聚力量实现产业科技引领和快速产业化,确保自身在相关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和主导优势。

培育激励创新的开放开源生态,激发创新的社会活力。在创新投入方面,主要依靠社会资本而非政府投入开展创新活动,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国际资本参与科研项目,形成全社会联合支持战略科技力量的多样化基础研究投入模式。这是科技发达国家实现科学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塑造科技引领优势的重要经验。在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方面,注重通过打造市场利益联结机制,持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保护创新方面,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分享机制,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均围绕企业开展。近年来,科技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开放开源理念,通过开放开源促进数据共享、增强数据透明度和可信度,形成多种可能技术的创新组合,构建技术堆栈,提升国家科技资源配置有效性,如支持战略科技力量共同推进开源工作落地,促进项目科研成果转化和开源科学工具推广,鼓励和引导国家资助项目依托开源平台进行组织,提升产业共性基础能力,同时吸引全社会共建共用前沿技术。

国际合作与限制并行,形成“小院高墙”科技竞合体系。科技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科技国际合作,强调以国家战略为牵引,加强全面统筹,强化内外部协同,高度重视构建技术标准,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对内加速创新、对外主导技术标准、限制竞争对手新兴技术发展的格局。如建立有关科技经济发展联盟,仅向“志同道合”的国家开放成员资格,企图构建以其为主的具有垄断和排外意义的全球技术生态新体系。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