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大连市在“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荣膺“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市政府副市长冷雪峰在会上代表大连进行了城市营商环境推介。这是大连市连续第2次、累计第4次获得“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称号。
2024年,大连将“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确定为市委“六个建设”之一,打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大连突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在提振经营主体发展信心上实现新突破。高水平召开全市营商大会,鲜明传递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高规格调整市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责任清单》,切实发挥各级领导干部“头雁”作用;高标准制定营商环境质量提升5.0版方案,推出60条提升举措、344项节点任务,清单化推进落实。
大连突出要素配置科学性、协同性,在帮助经营主体降本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主题践诺”活动,全市25个部门推出62条硬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市场准入更便利,企业开办更快捷,水电气热网视实现“一站式”联办,要素获取成本持续降低;信用贷款服务对象扩展到全体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不断降低。
大连突出政务服务标准化、便捷化,在“高效办成一件事”上实现新突破。强化数字赋能,上线59个“一件事”,实现40项政策“免申即享”,300个事项“全市通办”,900多个事项“掌上办”;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增设“首贷服务”“法律服务”“通信服务”“快递服务”等特色窗口;评选市县两级169个窗口单位作为第二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窗口服务不断优化。
大连突出法治环境规范透明、公平公正,在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上实现新突破。出台《大连市经营主体服务条例》;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专项整治,市级层面解决各类营商环境问题856个,建立长效机制300余项;强化“立审执一站式”全流程在线诉讼服务,推行立案登记和诉讼服务“一窗通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信用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减轻企业多头迎检负担。
大连突出国际化营商环境竞争力、吸引力,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上实现新突破。建成中国北方首个具有LNG国际中转功能口岸,集装箱航线实现RCEP成员国核心港口全覆盖,成为全国同时实施海陆启运港退税政策的三个城市之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拓展至26个领域150余项,获批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大窑湾·智慧港口2.0”6项功能国内首创,大连关区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缩至28.84小时、0.76小时;国内首个港口支付、省内首个机场支付服务中心落地启用,承办“中体联足球世界杯”,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持续扩大城市“朋友圈”。
下一步,大连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发力建设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推出营商环境质量提升6.0版方案和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承诺,着力在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执法监管规范、深化对外开放能级、加快产业服务质效、培植地区品牌特色等方面提质升级,以更大力度为企业群众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