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建言献策 > 正文

用金融活水浇灌创新之花(人民时评)

金融工具能够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并引导其顺畅流动,在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武汉万集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当地政府认定的“瞪羚”企业。2024年,因为创新积分制评分排名靠前,企业运用创新积分贷产品获得1年期1000万最高额信用贷款,利率低至2.95%,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设立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向万集光电这样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截至2024年11月15日,借助新工具,各金融机构已与1737个企业和项目签订贷款合同近4000亿元。这项政策的积极效应不断显现。

金融工具能够激发生产要素活力并引导其顺畅流动,在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内需的关键助力。

科技金融创新,既要顺应科技规律,又要符合金融规矩,这就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依托“创新积分制”,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遴选创新能力和成长性较强的科技型企业,将企业信息推送给21家全国性银行,让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的前提下“有的放矢”。

更好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既要加强系统性谋划,从全局出发“查漏补缺”,又要把握工作着力点,从细节出发完善落实。

从系统性着眼,健全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比如,银行目前仍是提供科技资金的主力军,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尚不平衡不协调。在间接融资市场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包括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债券市场、风险投资市场,让各个市场协同联动起来,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并实现高效配置。

从细节处着手,激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找准落实抓手,加强细节设计,才能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比如可以对科技金融服务实施差异化监管、允许金融机构合理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积极探索政府对科创企业增信和风险补偿机制等,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让服务科技创新与金融业务发展互促共进。

当前,各地金融机构已开始积极行动。有的提前介入企业和项目筛选环节、共同打造融资“清单”,有的开辟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有的加快开发与科创企业需求更加匹配的贷款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分类施策,加快打通“最后一公里”,科技创新才能更快获得金融活水滋养,释放更强劲的生机活力。

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不仅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相信在政策协同、部门协作下,科技与金融能够进一步相互赋能,实现“双向奔赴”。

[责任编辑:王克]
标签: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