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金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金华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金华紧紧围绕“城市畅、民心畅”的出行愿景,坚持“开门治堵、协同治堵、精细治堵”,聚焦“完善路网、强化接驳、治理堵点、倡导绿色”等工作,全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据百度地图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显示,金华城区周末拥堵降幅、通勤高峰拥堵降幅均居全国前列。根据主城区高德运行指数测算,金华高峰时段平均时速为30.4公里,道路整体通畅有序。
完善路网结构 打造一体化公共交通接驳系统
金华大力实施“织路网、疏堵点、通断头”行动,建好城市交通“一张网”。2024年新建和改造东阳街、文渊街、新达路等城区道路11.48公里,打通丹溪路西延等14条城区断头路。纵深推进一环路快速化改造、海棠东路武义江大桥、仙源路湖底隧道等立体化交通设施建设,优化路网层级。改造提升金龙路怡村路口、长湖路与西二环交叉路口等城区拥堵路段8处,优化城区信号灯绿波带18条,精细化提升交通组织5处。2024年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3859个,实施公共停车泊位差异化收费,推进智慧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盘活公共停车泊位资源,持续推进公共停车场布局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金华深入贯彻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和公交线网优化,打造以绿色交通为特色的多层次、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2024年城区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14条,开通婺城区人民医院就医健康专线等5条定制公交线路,新增金漪湖等多处站点,开通双龙旅游假日专线和金兰夜间公交,满足群众就医、通勤、旅游等多元化出行需求。在金义东轨道全线设置55个公交站点,开通196条公交线路,车站周边150米范围内均已配置公交站点与线路。在“万达广场站、八一南街站、金华站”实施轨道交通与指定公交线路优免换乘,比如将J6路首末站延伸至轨道万达站出口和中心医院内,方便群众无缝便捷就医。聚焦老年人“上车一小步”难题,2024年城区新增低地板公交20台,9路、28路等城区主要公交线路全面完成低地板车辆更新,实现无障碍通行,有力提升了老年人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科学治理堵点 倡导绿色出行
金华针对医院、商圈、学校等重点区域,金华开展交通拥堵专项治理,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同时持续开展绿色出行进社区、进礼堂、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五进”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宣传绿色出行,营造良好氛围。
2024年在金华行微信小程序共兑换公交电子券11.6万张、共享单车券4万余张,碳积分存量达15亿,新增4.65亿。在“婺本味”App上线公交乘车码功能,鼓励机关干部带头公交出行。上线轨道交通“任我行”App,举办“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系列活动,将碳积分机制引入轨道交通。在站内推行“婺行便利签”,为老年群体提供景点、商场、医院等目的地换乘路线指引。
2025金华拥堵治理有这些新举措
接下来,金华将巩固成果、开拓创新、精细管理、暖心服务,持续深化拥堵治理行动,在停车资源配置、公交微循环、交通智慧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解决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常发性拥堵难题。
持续解决停车难问题。分为扩容和调配两方面。扩容方面,2025年新增市区公共停车位1000个以上,提升停车设施供给。调配方面,推进企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开放,在不影响正常办公的同时,满足周边市民停车需求,2025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放停车位10000个以上。
研究换乘优惠政策。推动轨道、公交二维码互认,实现轨道、公交一码通行,提升出行便捷度,为换乘的乘客争取票价优惠,鼓励绿色出行。
实施重点区域治堵。聚焦市区核心商圈、医院、学校、批发市场等车流密集、交通秩序有待整治的热点区域制定综合治理方案,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改善周边交通环境,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加大绿波带建设。在持续优化现有绿波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城乡接合部、新建城区等外围区域和干线公路的绿波带建设。以缓进快出的基本原则,构建内畅外联的放射状绿波网。2025年,新增联网智能信号控制路口不少于30个,新建双向绿波带不少于6条。
强化数字赋能。加强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校和高德、百度等科技企业的合作力度。深度融合交警交通流数据和互联网交通数据,建立完善互联网+交通信号平台,通过多维度数据的比对分析,对交通信号控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模拟评估,力求为相关决策实施提供科学精准的科技支撑。
拓宽反馈渠道。在探索通过视频监控、电子警察、互联网导航数据,提升交通信号控制问题自动发现能力的基础上,完善多渠道问题反馈机制。通过媒体、市民热线、金华交警公众号等途径,广泛收集交通信号控制相关问题、建议,并建立交办、核查、反馈的闭环处置机制,确保每个问题均能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