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同心、同频、同行”吹响流动党员“集结号”

流动党员群体数量庞大、人员流动性强,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培养难持续、教育难开展、管理难落实、作用难发挥的情况,这更加需要各地区齐心协力一起吹响流动党员的“集结号”,从学习上、能力上、行动上多维度赋能,真正凝聚逐梦未来的磅礴力量。

凝聚“同心向党”之力,吹响流动党员的学习“集结号”。思想的共鸣、心灵的触动、信仰的坚定,永远是引航人生的重要力量,一路走来,正是依靠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忘我拼搏、勠力同心,升华了人生价值。各地区要办好“润物细无声”的思想课,就要做到固本培元凝聚“同心向党”之力,深刻认知到流动党员流动性强这一显著特点,既要定期开办“线下课”让集中学成为互动交流的好契机,更要把心思和功夫花在“指尖课堂”的打造上,通过汇总学习资料、上传精选文档、拍摄红色影视等方式,不断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进一步探索流动党员教育培训的“新路子”,真正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心间,吹响流动党员的学习“集结号”。

唤醒“同频共鸣”之情,吹响流动党员的奉献“集结号”。无论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乡愁之情,还是“吾心安处是故乡”的人间烟火,人、事、物、景总有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情感的力量所在,也正因如此,“娘家”“婆家”要齐声合唱,让时刻在路上的流动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有家可归”,无论在何时都能为身边的群众奉献光热。因此,各地区要在深入盘点流动党员名单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其“画像”,了解他们的家乡、个人经历、喜好与兴趣所在,在为其解忧、深入交流的同时,不断唤醒他们“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的热情和动力,通过引导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乡村全面振兴等实践中来,助力其在为民服务中发光发热,真正形成双向奔赴唤醒“同频共鸣”之情,吹响流动党员的奉献“集结号”。

激荡“同行追梦”之志,吹响流动党员的拼搏“集结号”。无论是呼唤游子“归巢”、还是驱动实干派“就位”,流动党员需要更多的机会和舞台展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志向,若是在一个地方没有成就感、归属感,就难以融入大家庭贡献“小我”价值,若有事业可耕耘、有未来可展望、有前途可追逐,自然能铆足全力、乘风破浪。因此,在流入地,党组织应该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一方面建立起流动党员的考评机制和定期座谈会,不断激励他们在岗位上争当行家里手、勇创非凡业绩,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充分依托人才政策等鼓励有技术、有能力、有热情的流动党员积极创业,在事业发展前沿争做“弄潮儿”,真正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务工不误学、归乡有作为,不断吹响流动党员的拼搏“集结号”。(浙江省永康市方岩镇人民政府  朱越慧)

[责任编辑:周艳]